镜子群薛晓莉《听郑老师珠海答疑有感》
“如果一个人物质上是无私的,心灵和精神层面是自私的,那这个人一定是自私的,他物质上的无私是假的”。我们通常说的自私无私都是物质层面的,一个人在物质上无私,我们会认为他是无私的;其实自私无私的介定在于一个人心灵和精神层面是否无私,如果他物质上很无私,心灵和精神上却很自私,那么他物质上的无私一定是假的,他是自私的。一个人只有心灵和精神层面是无私的,他才是真无私。
反复听了几遍宁姐读郑老师的答疑,对照自己,我看清我是自私的,或者是有条件的无私。即使在物质上我也没有做到无私,更多的是一种潜意识的交换,一种礼仪粉饰下的物质和物质,物质和精神,精神和精神的交换,体现在个人成长方面,就是求认可的匮乏感还没超越,付出总想着回报,不管对外人还是家人,这个层次的我肯定是自私的;而且有很多的期待,这就是郑老师所说的最大的自私,老公我爱你,所以你要好好打拼,给我很好的物质条件,给我很好的爱和陪伴;儿子我爱你,所以你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前程,给我面子上的荣耀和内心的踏实;公公婆婆我爱你,所以你要给我们细致的服务,做好后勤。。。。。。
其中最影响家庭气氛的是对家人的期待,对老公和儿子的期待,这种期待是让人有压力、不舒服的,这种期待实现不了的时候经常会伴随着负面情绪的爆发,每一个期待都是一个模式,我用我的辛苦,换取你的认可;我用我的付出,换取你热烈的爱;我用我的陪伴,换取你学习上的进步;根本就是用物质的无私来换取精神的无私;我做着物质上的无私来换取家人精神上的无私;当下的我就是在这个层次的修行;期待的背后掩饰着我的种种要求和欲望,是以满足自己的内心的需要为出发点的,这种以爱的名义期待,不是无私的爱。
怎么能修炼成无私的爱?
突破自我,走出本我。凡事不要我我我,遇事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站在对方的利益思量一下,他是什么感受,他是怎么想的,他需要什么,我能帮他什么?比如在写智慧滋长表时,能准确的感受到对方的感受,当你把对方的感受写出来时,常常会发现自己的情绪没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写出对方的感受时,我们真实体会到了他的感受,他的委屈,他不容易,他的情绪也可能跟我们没关系,是他自己的成长问题;当到这一步时,我们的种种情绪就缓和甚至没有了;如此重复的思考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慢慢的我们就形成这种思维模式;遇事能真诚感受到别人的感受,自我就悄悄突破了,从自私到无私的这根线我们就有可能跨越,就可能做到喜悦的无私,我们就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