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西周、春秋时对奴隶的一种称谓。男性称臣,女性称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译文:什么事是善与非善呢?鲁国法律规定,若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作臣妾的百姓,官府都依例付给一笔赏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却不愿接受奖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做错了,君子做事可以移风易俗,行为将成为大众的规范,不可以只为了自己的名声。现在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如果大家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丢脸的事,谁还会去赎人呢?从今以后,不会有人再去诸侯国赎人了。”
子路救起溺水的人,被救的人送了一头牛道谢,子路就接受了。孔子听到了说:“从此鲁国会有很多人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 以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子贡不领赏金是廉洁的好事,子路接受赠牛是劣行,但孔子反倒称赞子路,而责备子贡。所以说,凡人行善,不可只看行为,也必须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可只看现在,而要看事情的结果。不可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而要看对全天下人的作用。当前的行为虽善,而造成的影响却足以对更多的人不利,那么表面上看起来是善行而实际上却不是;当前的行为虽然不是太好,而所造成的影响对更多的人有好处,那么表面看上去不善,而却是真正的善行。这是就一方面的讨论,其他的比如表面上不义而实际上是真义、表面上符合礼法而实际上悖礼、表面上讲信用而实际上是不守信用、表面上慈悲而实际上是假慈悲等等,都应当仔细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