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夏王朝觅踪5

第六集夏王朝觅踪5

2021-03-02    05'03''

主播: 🙆竹馨

101 0

介绍:
这些类似文字的符号并没有像甲骨文一样出现在礼器当中,而是出自用于生活的陶器上,不过二里头所出土的陶器,主要出自墓葬当中,这是否暗示着这些符号与夏朝的礼制有关呢? 赵海涛:做工精致的一般大多数是在墓葬中出的比较多一些,这个可能而且这些墓葬也是有一定等级身份的墓葬出土的,就是说当时可能已经产生了一套礼制,但是与后世相比呢,它的礼制这个概念,这个还不是那么严格,是因为礼制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自二里头文化遗存发现至今,考古工作者们已发现了五百多座墓葬,在墓葬中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通过墓葬大小,规模的对比,以及陪葬品的差异发现,这些墓葬已成为解开夏王朝社会结构及礼制的重要线索。 王巍:因为墓葬是我们判断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埋葬,比如说有正常的埋葬,就是这个小型墓葬,也有非正常的埋葬,比如说奠基,就是建筑当中的奠基,那就是身份应该是相当于奴隶的身份,可以着到当时形成的一个比较,社会非常分化非常明显的一个社会。 不同规格的墓葬呈现出夏王朝等级的分化,二里头文化墓葬中已经形成依照等级的高低而等差有序地使用礼器,礼器只是发现于一定等级以上的墓葬中,其等差有序的规则正是礼制形成的重要表现,更是夏代阶级分化的重要标志。二里头墓葬的发现不仅吸引了大量考古学家的关注,一些民俗专家也对其展开研究。2002年春天,二里头墓葬中一件造型奇特的动物仿生饰品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的注意,这件由两千余片绿松石片组合成的绿松石饰品,其制作之精,在同时代的动物仿生饰品文物中实属罕见,它的身上可能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自这件绿松石器出土以来,它的形状被大多数专家认定为龙的形象,中国文化历来都与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龙是中国权力与神的象征,墓主人的身份因此更是变得扑朔迷离。 叶舒宪:从古书这个《山海经》这些古代神化书籍中来看,神灵或者是通神的,这个超自然的这些人物,宗教领袖,往往跟蛇有关系,所以这个蛇它起到的象征意义,主要是代表了龙蛇的超自然的海陆空三界的穿越能力,所以它的佩戴者,拥有者,应该是二里头时期这个国家级的大法师,大巫师。 从二里头另外的考古发现印证了夏朝法师的存在,在二里头宫殿周围,这些布满明显烧痕的动物骨头正是法师最主要的占卜工具。远古先民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但自然征兆却并不常见,占卜的方法随之应运而生,法师通过对骨器的烧痕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为咨询者分析问题指点迷津,这些密密麻麻的烧痕,我们虽然无法判断它们所预示的祸福凶吉,但我们却能够看出先祖们对生活以及神的向往,但是,夏王朝的最后一次占卜显然正预示着灾祸即将到来。 据文献记载,夏王朝中期以后,夏朝统治者渐渐失去民心,当夏桀在位时,夏王朝内忧外患,民心大乱,其统治的部落邦国纷纷离散,夏桀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当他完全失去人心时,商汤趁机发动进攻,夏桀被放逐于南巢而死,夏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