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本”与教育之“末” 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挣扎了十多年,突然发现“心苦”的根源是我们在做一件舍本逐末的工作。 能力为考试之本 分数本来是学生在应对考试中的能力外现,这种能力的存在并不会因为没遇到考试而消失,相对于分数而言,能力更具有本的意义。 能力是多方面的,如果一个学生在十多年的学习成长中练就的仅仅是解题能力的话,那既便在考试中能拿很理想的分数又怎能说这个孩子的成长是完整的呢? 和解题能力相比,孩子的学习能力却要重要得多。 学习的过程是指学生对知识的摄取、消化、吸收并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和灵活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客观的,学生的摄取过程如果不是主动的话,那消化、吸收等一系列过程便不能有效得进行下去。 可见,学习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学习的主动性,而主动性却是学生意志的体现。 有意志才有能力 意识加志向,简称意志。 学习的意识和志向一旦形成,那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几乎不需要我们过分操心的事儿了,学生在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突破不了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他会根据需要选择向老师咨询或在教辅或网络上查找。 意志虽不是一个智力因素,但在一个孩子甚至一个成人的学习成长中,其价值和意义却要深远得多。没有它我们的学习过程很有可能开不了头,或者既便开了头也很难进行得下去。 意识和志向的形成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大致是开始于一个人的少年时代,其初期都是极其脆弱的,需要“养”,古人不是也有少年养志之说吗。 意志源于兴趣 孔子的十又五而志于学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今天的孩子有几个能在十五岁志于学呢?相反,到十五岁有出现厌学的教育现象却越来越严重。 为学的志向可以说是学习意识的升华,而学习的意识和心念却来自于兴趣。 知识、学问本身不是一系列文字、符号的堆积,每一组文字、符号、图形等的背后都有其现实意义,可能是物质性的存在也可能是精神性的存在。 老天爷赋予每一个正常的孩子以幻想的原始本能,尤其在幼童时期,这种本能的幻想力更是显著,这是我们做教育的一个天然基础。 孩子在看这些图形、符号的过程中会本能地幻想其背后的真实,并把他所想到的真实存放在他的心灵或头脑中,一旦这些存起来的幻景有机会得到现实的确认,便会激发出一种新的生命活力---兴趣。 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这种激发具有革命性意义。从此他把自己和客观上形而上的知识系统和形而下的现实存在联系在了一起,并在以后的生活中频繁地穿梭于这些领域之间。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的改变,孩子凭着兴趣与客观知识、事物的互动达到一是程度,一方面在他的主观世界形成了对知识、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是更有价值的一点是在这种兴趣性互动中形成了他与知识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知识的正向态度。 玩知识的心念和愿望的产生便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兴趣是感觉的产物 正如青年男女找恋人一样,一个孩子和某一方面知识的缘分也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科学的、文化的、艺术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已经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孩子生活在这个由物理因素和人文因素构成的环境中,不可能感受不到这些信息的存在。 十二岁之前的孩子,因脑神经正处于发育过程,在此其间,如果有幸多了几年和科学、文化、艺术信息的近距离接触,那感觉的积累必然会引起一种变化---兴趣诞生。 所以说,领着孩子找感觉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研究兴趣的正负,好的兴趣是培养的结果,不好的兴趣也是培养出来的,而且贪吃贪玩的兴趣更好培养,因为更接近本能且环境中这种因素也偏多。 由感觉而兴趣,由兴趣而意志,由意志而能力,由能力而才华横溢、表现出色,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中的本末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