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我们只是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2020-06-09    06'59''

主播: 太傻接引官

64 0

介绍:
我们只是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你主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去了解你的那个部分,并且去实现它。如果以这种方式去生活,那么你虽然活在世间,动机却大不相同了,你不再属于这个世界。 ——阿玛斯 当我们的心智主宰着我们的生命时,我们的本体,也就是心灵并没有消失。它依然以一种智慧的方式提醒我们,它会给我们呈现一些冲突,让我们有机会观察,从而看清楚一些事情。这些冲突并不是要为难我们,而心智却总是将其视为困境,让我们体验到痛苦。如果我们看到自己摔倒的原因是因为有石头,我们自然就明白障碍到底是什么。 有句谚语对我们很有启发:“活在这个世界,但是不属于它。”这句话具有多重的意义。在一个婴儿刚诞生的时候,他的生命形态可以说是一种纯然的存在,或是全然活在本体中,那是一种无区分性的、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婴儿本体。一旦他开始成长,他的人格就会借由与环境的接触而逐渐拓展。几年过后,本体逐渐被遗忘,被不同的身份所取代。孩子开始认同父母之中的一个,或是此种经验彼种经验,以及各种关于他自己的概念。这些身份、经验和概念会变得越来越坚固,因而逐渐形成了人格。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自然而然地相信这个人格结构就是他真正的自我。 此时,本体还是在那里。虽然你看不见它,认不出它,甚至以许多方式拒绝了它、伤害了它,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为了自保,它只好藏身于地下,而掩盖于其上的便是人格。人格是由过去的经验、理想、概念及身份所组成的。一个人若是因认同既定的概念或过去的经验而深信人格就是他的自我,他就无法察觉他真正的身份其实是他的本体。 于是,自我或自我认同便取代了我们的真实身份,而人格则取代了本体。对本体或人格而言,世界都是相同的那一个,不过它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截然不同。“属于世界,但不活在世界”的人,他一定是从人格而非本体出发进行定位。 当一个人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下工夫时,通常无法区分出什么样的选择是由人格驱动的,什么样的选择是由本体驱动的。他可能以为选择此事而非彼事,比较能活出自己,但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指导原则。不但缺乏指导原则,而且基于自我认同,他相信了人格驱动他去做的事,而且非常猛烈地捍卫这些事。“这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这是对我最有利的事。”如果你质疑他对未来的计划或对自己所抱持的概念,他就会感到受威胁。即使稍微质疑这些心智结构,都意味着你可能会摧毁他所有的信念。 “活在这个世界但是不属于它”这句谚语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因为本体一旦被发现,就会开始拓展,本体的本质便是万事万物的本性。有了它,事物才得以存在。我们必须认清本体是什么,本体是正在你心中运作的真实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