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地宽恕自己,我们才能宽恕别人
宽恕似乎是无法勉强的。一旦能勇敢地敞开心胸面对自己,宽恕便自然出现了。
——佩玛丘卓
几乎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完美的世界,眼中的他人是不完美的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常常有憎恨、愤怒与烦恼,总是在谴责与自我谴责中不断切换。我们知道这样不好,应该更宽容,更平和,可我们就是无法放下那些谴责与自我谴责。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宽恕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宽恕别人。
宽恕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爱,是不可能宽恕的;如果我们心中的爱是有条件的,那只是心智层面的爱,不是真正的爱,也是不可能宽恕的。当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本体,感受到我们对自己的爱,我们就能够宽恕自己。宽恕自己意味着接纳自己,也就是必须放弃自我谴责。我们常常无情地贬低自己,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不值得成功,甚至不值得存在。这是心智对我们本身的审判,是心智予取予求的一种表达。有一句法国谚语说:能够了解一切事物就能够宽恕一切事物。当我们看清这一点,这种自我谴责便会消失,我们自己也就得到了宽恕。
至于宽恕他人,心灵大师海灵格曾说“人是没有权利宽恕别人的,宽恕他人是一种僭越”。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而我们每个人又都是同一个世界。当我们觉察到这一点,我们在宽恕自己时也就宽恕了世界。而他人是不存在的,因为所谓的他人只是自己的镜子,帮你看清了自己。
如果从心智层面讲宽恕,我们的宽恕更像是一种交易。如果某人对你造成了经济损失,你本来要惩罚他,却因为他苦苦哀求而放弃了,这不是宽恕。这就像一种投资和回报一样,你准备的惩罚、你的经济损失是投资,而他对你的苦苦哀求及你对此事的控制感则是回报。这种对投资与回报的关注让你对自己的心智的认同感更为强烈,你又一次让你和全世界分离开了。心智上的宽恕从来都不是宽恕,它只是交易。
宽恕要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唯有宽恕了自己,我们才能宽恕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宽恕。宽恕是无条件的,虽然我们在学习宽恕的过程中难免会附加一些条件。宽恕是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对自己或别人所作的任何批判,都需要不断以宽恕来响应。不管我们此刻能做到什么程度,只要表达出宽恕的心意就已经很好了。这份体谅使我们能怀着宽恕的心态来练习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