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内心恐惧,找回心灵失落的力量
人能够想到、能够相信的,一定是能够实现的。关键在于克服我们心中的恐惧,因为恐惧会让我们止步不前。
——黛比·福特
恐惧到底是什么?恐惧是一种害怕失去的极端情绪。当我们非常害怕失去生命、爱、信任、记忆及财产、亲人、地位、权力、名声等东西时,我们感受到的就是恐惧。我们为什么恐惧,我们该怎么面对恐惧?
恐惧和希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有希望的地方就有恐惧,有恐惧的地方就有希望,期望得到与害怕失去是孪生兄弟。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产生了希望或依赖,就必然产生对这件事情往相反方向发展的恐惧;而在我们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却看不到相应诞生的希望。因此,在我们心存希望时,我们同时感受着恐惧;当我们面临恐惧时,常常没有看到希望。这种觉察的局限性让我们的生活似乎完全为恐惧笼罩,恐惧成了情绪的常态,我们变得无法安然面对一切,所拥有的力量也被恐惧吞没。
我们常常无法直面恐惧。当意识到了恐惧的存在,我们总是回避它、忽略它,假装它不存在,然而这样无法让我们真正地正确认识恐惧本身。我们只有知道了它的来源,学会与它相处,才能找到不再恐惧的方法。
我们可能尝试过很多种在心智层面隐藏和忽略恐惧的方法,最后发现它们要么是没有用处,要么只是暂时起到一点作用。它们如同麻醉剂,无法根治疼痛。实际上,恐惧大多是因为失控的心智的欲望产生的,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的恐惧就会大大降低。
另外有一种恐惧,则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是生命普遍性的经验,这是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即使是最原始的生命也都会有的恐惧。百足虫会在你碰到它时把身体缩成一个圆圈来表达它的恐惧,猫在无处可逃的胡同里与好奇的狗狭路相逢时会弓起身子发出呜呜的声音表达它的恐惧,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恐惧反应,人类也不例外。面对未知就感到恐惧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那是活着的一部分,所有生命共有的一部分。当我们感到自己可能变得孤独、不安全,感觉没有东西可以让我们抓住,内心也会产生恐惧反应。无论遇到什么恐惧,只要能够安然面对,不刻意逃避,我们自然就能够看清事实的真相。而当真相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恐惧自然就开始变得平和。
无论是哪种恐惧,当我们变得安然,能够直面时,我们便重新找回了心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