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五月:关于小我的“问题”
5.7 “我不存在。”
整个人类的互动和人类社会都是基于这样的假设:独立个体无处不在,他们每一个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没有这个基本前提,西方式的社会、法律和经济组织是不可能的。只有极少数的人认识到了这个事实,即实相中没有这样的“个人”存在,个人性的观念本身只不过是一种惯例。如果这一真相被广泛地认识和接受,人类社会就很难以其目前的形式存在。
“我”被误解且被错误地诠释了。一般意义上的“我”,指的是个体化的人格,这与事实相差甚远,以至于谈论它几乎是荒谬的。这个“我”纯粹是约定俗成的,是头脑和记忆运作的产物。然而,每日的世界都围绕着它旋转,满足它的欲望,仿佛它具有某种真实的存在性。一位真正的老师会解释“我”的真正含义,即:无限意识,任何其他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5.8 “只有在头脑中我才为善或作恶。”
马哈拉吉说,有两条通往实相的途径:一条是说“我不存在,只有祂存在”,另一条是说“我就是祂,一切都是我自己”。这两条道路大致对应于传统的奉献之道和智慧之道。在这两条道路上,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可能为善或作恶。如果“我”不存在,行为就不是“我的”。如果“我”就是祂,行为就是“祂的”。
你已经生活在完全的自由中,不受善恶行为的影响,但小我之头脑向行为提出要求,承担责任,因此,在无知的圈子里不断循环,延续着其自身。
5.9 “‘我’只是一个念头。”
我记得,在我第一次去孟买的路上,在双子座酒店,我半夜醒来,从床上跳起来,不断地踱着步,这个念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切都是念头,包括我自己!”这个突然的领悟在睡眠中发生,有足够的力量占据头脑并把它唤醒。我自身的存在只不过是一个念头,一个单一的念头。它只是一个已经出现并将在适当的时候消失的观念。那么,我会在哪里呢?这就是让我震惊的问题。
5.10 “小我是知识,小我是头脑,而头脑只不过是念头。”
“头脑”一词很实用,但它本身真的意味着什么吗?当然,除了无时无刻不产生的念头之外,没有头脑;除了它的内容之外,头脑什么都不是。“我”念即小我。这个“我”念是根本性的、基本的念头,许多其他的念头都依附于其上。“我”念每天早上都会不断地回来,因为人们普遍相信它的真实性;它的核心角色被视作理所当然。“我”念是头脑赖以栖息的基本概念,在所有的意图和目的上,它都是头脑的同义词。小我——“我”念,是头脑的基础,其本身是知识,是关于我自身存在的认知——“我是”。那个单一的念头是所有其他念头的基础,并取代了真正意义上的“我”——非个人性的、遍在的“我”。
5.11 “力量没有做任何事。小我说‘是我做的。’”
兀然无事坐,
春来草自青。
这首汉语诗展示了力量是如何运作的,没有努力,没有意志。认为有人的存在,而且这个人是行为的做者,这个观念实际上是一个错误,一种误解。想像一下,完全不费力的生活是多么美好。那是完全的自由。不想改变任何事,不期待或欲求比实际更多或更少。在此观点中,小我是完全不必要的。
5.12 “对小我说:‘你是为我服务的。我不属于你。’”
在《卡塔奥义书》中有一个古老的比喻,是关于马、马车、乘客与车夫的。车夫即头脑或小我,控制着马匹;马代表身体的感官。不过,真正的控制者是乘客,也就是“我”。如果乘客已经了悟,“我”就只是坐在后面,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这趟旅程。而至于那些从未做出任何尝试去了解自己本性的人,(他们的情况相当于)乘客睡着了,司机喝醉了,马匹就这样那样地拉着马车。甚至在人可以开始理解灵性教导之前,小我之头脑都必须清醒起来,成为一名良好的仆人,并开始聆听“我”内在的安静声音。
5.13 “头脑中有着恐惧,恐惧是它的支持。拿走那份支持。”
恐惧的根源是分离的感觉,分离感来自于意识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个体。头脑恐惧着许多事物,也充满着大大小小的忧虑。它最害怕的一件事是,其他人的不赞成。“他们会怎么看我?”或者是担心经营不善,没有足够的钱支付租金。无论是什么,头脑中恐惧的作用,就是支持它的分离感。恐惧让念头专注于外部的、世俗的事务上。“我必须做这个。我必须做那个。”这样的念头持续升起。
如果你有严重的疾病,或者你没有适当的谋生方式,这些事情当然应该受到照顾。我自己的体验是,在我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马哈拉吉的教导上之前,我必须拥有一份稳定的、压力较低的工作,一个安全的居所,一份相对和谐的婚姻关系。
一旦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就有可能用对大师的信任来取代头脑中的恐惧倾向。对大师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信任,它包括了一份难以言说的领悟,那就是你一直都会受到照顾。我已经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这一点,所以,我对此不再有丝毫的怀疑,即:实相是绝对值得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