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接受所发生的一切

勇敢地接受所发生的一切

2022-12-03    09'37''

主播: 太傻接引官

76 1

介绍:
第六章   六月:作为求道者   6.12 “不要说只有了悟之人才是伟大的。你,你自己,就是伟大的。”   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提升到大师的层面。大师即上帝,祂的恩典总是准备好从弟子中造就一位大师。大师不是在等待一个完全纯洁、一尘不染的弟子。(不然)他可能要等上一辈子!相反,他在等待一个这样的弟子——真诚地渴望实相,把对实相的渴求作为他或她自己唯一的欲求。当大师找到一个像这样的弟子时,他就伸手把弟子拉到他自己的伟大层面。   真正的奉献者从不怀疑他或她有可能成为大师。事实上,这被认为是大师教导的全部目的。如果马哈拉吉不知道他的弟子完全有可能成为他,他根本不会费心去教导。他知道,因为这就是他和他的大师所发生的事。有些弟子所面临的一个障碍是,他们不相信自己有可能达到大师的层面;他们觉得他太伟大了,所以他们更喜欢崇拜古鲁,仿佛他就是上帝,是一种高于他们的存在。这种态度完全违背了大师的教导,也违背了大师对他的弟子们的期待。   6.13 “忘记所有属于你身心的愿望。”   身心通常想要的是什么?食物、饮料、性体验、各种各样新的所有物、娱乐、新奇的小物件,通过旅游、阅读、聆听各种教师讲课等方式获得身心刺激。真的有必要为了获得大我真知而忘记所有这些事情吗?这就像是在问:“所有的树叶都有必要因为冬天的来临而从树上掉落吗?”正如随着冬天的临近,树叶脱落,随着对大我的渴望充满你的思绪,属于身心的欲望也会消失。一个了悟之人有多少上列的愿望?在冬天,有多少树叶还残留在树上?   6.14 “当愿望是渴求实相时,它就不被称作小我。”   对实相的渴求,或对解脱的渴望,是求道者最重要的资质。在传统的吠檀多教导中,这被称作全心求解脱之人。这种对实相的渴望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会将自身转化为大我真知。通过寻找实相,最终,你会惊讶地了悟到,被寻找的那一位正是你自己——实相。然后你明白了,这种对实相的渴望实际上正是实相在将自己牵引至自己,就像海洋指挥着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它,并与它融为一体。对实相的渴望本身正是大师的恩典。   6.15 “不要感到悲伤或别的什么。勇敢地接受所发生的一切。”   在西方,我们习惯于在各种情况下感到悲伤,特别是在有人死亡的时候。但死者是否感到悲伤呢?悲伤被认为是合适的,因为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个人是宝贵的,这一生是灵魂唯一经历的生命”这个观念。另一方面,在印度,死亡不是这样一种(需要)哭哭啼啼的场合,因为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会有下一世,现在没有实现的将会在后来实现。相应地,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就会减少。   上帝——大师和万物之主,是宇宙间运作的唯一力量。关于生命中所发生的事件,唯一重要的就是,你是否接受它们为祂的意愿。如果无法接受某些事的发生,你就会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这种抗拒是小我的典型特征,它总是认为自己是“做者”。它说:“我身上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不过,当你把这个想像中的(自由)意志交给大师的时候,你不仅感觉到所发生的事是祂的意志,而且也感觉到这是你的意志。没有任何不同。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所发生的事对你来说都是好的,你知道你的需要将得到照顾。圣徒图卡拉姆(Tukaram)写道:   就像母牛总是想着她的小牛一样,圣人无条件地爱着我,给我庇护,处处保护我。   6.16 “不要让你的敌人进入你的家。”   小我是敌人。如果你试图用小我摧毁小我,或者试图用你的头脑去净化头脑,这就像让小偷去抓小偷一样。小偷会假装在追小偷,但不会有任何结果。因此,最好让自己的目光超越头脑。最佳的修行是仅仅聆听大师的教导,让它们取代头脑。只要你接受他所说的话,并向他臣服,小我就没有进入的余地。卡比尔写道:   爱之小径是狭隘的, 上帝和我不能共存。 当我在时,祂不在, 现在祂在,我不在。
上一期: 别胆怯!
下一期: 什么都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