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需要

什么都不需要

2022-12-04    12'26''

主播: 太傻接引官

71 0

介绍:
第六章   六月:作为求道者   6.17 “你要坚强。我告诉你,你是实相,你可以体验到这一点。”   大师向我们发出邀请。他给了我们大我的家庭地址,并说:“去那儿,进去。占有属于你的东西。”那就是他所能做的全部。他无法代替我们去领悟和接纳(大我)。我们必须为自己找到那份力量。力量也许看起来不像力量。以我自己为例,那更像是一种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关心的感觉。我感觉到,对大师的奉献是我所拥有的全部。我感到非常无助。所以力量也许感觉起来像是虚弱。所需要的是明辨的力量,辨别如果没有你出于习惯所坚持的事物,你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辨别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所以,马哈拉吉在此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声明——如果你真正想要实相,你就可以拥有它。现在,这取决于你。   6.18 “当没有信心时,怀疑总是会出现在心中。”   在此,关于信心,吠檀多所用的梵文词汇是虔敬(shraddha)。这个词包含了对大师能力的信任以及对他的个人奉献。这种信心可以防止怀疑的产生。只要你信任你的古鲁,那么仅仅经由提出一个问题,任何怀疑都可以被摧毁。即使在古鲁已经离开身体之后,这个过程都会通过真诚的祈祷而起作用。缺乏这种信心的求道者,一般都有的主要问题是怀疑,尤其是如果他们对不止一位古鲁有着不完全的信心时,因为一名老师不可避免地会与另一名老师说的话相矛盾。这会导致一种永久的不确定性状态。在虔敬意义上的信心,也就是包含了对大师的个人奉献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让自己摆脱挥之不去的疑虑的最佳方法。   6.19 “如果疑惑出现在心中,就询问大师。如果不问,疑惑将一直在。”   大师即大我。他在你心中,事实上,他无处不在,所以,在你和他之间永远没有任何距离。有必要的一切就是充满信心的态度,相信所有的疑虑都可以通过对大师的信任来消除。你只需要让问题成型或表达出心中升起的疑虑,然后,满怀信心地等待答案的到来。一旦以这种方式消除了疑虑,它就没有理由再回来了。   6.20 “死亡意味着忘记一切。在你活着时,就以那种方式死去吧。”   智者(了悟之人)在身体中时就已经超越了与身体认同的幻相。其他人则必须等到身体死亡时才能认识到身份是假的。超越幻相即是去理解,一切都是大我的投射,而大我是永恒实相。视万物不与大我分离,意味着忘记一切,亦即,世间事物的虚幻独立性被忘记,不再看见独立客体。这即是死亡,也是复活。   6.21 “说‘我不存在。’这就是死亡。”   当马哈拉吉说“我不存在”时,他的意思通常是“我不存在,只有祂存在。” 我认为,这一点总是值得记住的。“我”之概念的不存在并不留下虚空。“祂”一直都在,而你就是祂。所以你一直都在,只是不作为你所认为的个人而存在。这虚假的小我必须臣服、牺牲。在对《第十五个下午的巴赞》(the fifth afternoon bhajan)的评论中,马哈拉吉说道:   你奉献给祂的小我什么都不是!而祂给了你实相!   6.22 “你什么都不需要,也没有什么可以获得的。”   真相的确非常简单,它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头脑忽略了它,期待着达成某些更复杂也更困难的事情。头脑总是专注于醒态,因为它是醒态的创造者,所以,它自然会在那里寻找醒态。不过,醒态只是出现并消失的状态中的一种,而大我一直都在。因此,头脑永远无法找到大我。最终,寻找大我的整个过程被看作一种不可能的行动,一场梦中旅行,因为你不可能找到已经是你之物。这不是获得任何东西的问题,除了醒、梦和深眠这三种状态之外,了解你自身存在的实相并不需要任何特别的东西。以下诗句出自生活在十四世纪克什米尔的圣徒拉尔拉·约格什瓦里(Lalla Yogeshwari):   我拉尔拉周游世界, 疯狂寻找无所不在的上帝。 从我的冒险中归来, 我发现他坐在我的身体里——祂自己的家里。   6.23 “控制你的头脑,习惯将会养成,你会没事的。”   我想这一点很明显——如果你让自己的头脑四处游走,像猴子一样玩各种各样的把戏,你就无法领悟到多少东西。一个不经控制的头脑会被某件事情吸引,然后,当它被别的事情吸引的时候,就会忘了前一件事,就像猴子在树上荡来荡去,抓住一根树枝,直到抓住下一根树枝。因此,有必要在头脑中灌输一些戒律,让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头脑必须学会向内转,越来越多地集中于大我——它的源头。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人有一头牛,这头牛总是去邻居家花园里的草地上吃草。于是,这个人就把新鲜的青草放进牛棚里,鼓励牛待在那里,不要游荡。随着这头牛习惯于每天在牛棚里找到新鲜的草吃,它就不再去花园里寻找食物了。最终,即使牛棚的门开着,它也不会出去了。类似地,接受了大师正确观点的头脑会安静下来,变得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