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第七章   七月:大师的工作   7.21 “由于无知,你说我是大师,你是求道者,但事实上,实相才是你!”   只要你把大我和身体混淆,你就很可能把大师看作身体。不过,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在你的本质和他的本质之间,大师没有感知到任何区别。他知道大我是唯一的实相,你就是那,像他一样。二者都是同一个海洋上的波浪。对于仍然感知到二元性的求道者,通过奉献,表面上的差距可以被消除。卡比尔说:   我的古鲁在贝拿勒斯(Benares), 我在海边, 但上帝知道古鲁并没有离开我的心, 即使一瞬间都没有。   7.22 “当一位圣人死去时,他并不烦恼,因为他不存在,他不怀有这些(好与坏的)念头。”   当熟睡时,你会很快乐地休息,忘记这个世界。只有早上醒来,小我再次出现时,麻烦才会回来。大师不会担心死亡,因为在他心中可以死去的任何事物都已经死去。他知道死亡只是像深度睡眠一样。对他而言,在那么多次出生之后,在无知的圈子里那么多次革命之后,死亡将会是最终的休息。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都欢迎睡眠到来,为了享受睡眠,还做了一张舒适的床!同样地,死亡也没什么可怕的。正是小我恐惧死亡,因为它知道在深度睡眠中没有念头留下,而它本身只是一个念头。小我储存着对善恶的判断,隐藏着尚未实现的欲望。这些欲望是再一次出生的种子。   7.23 “大师玩弄概念,就像孩子玩弄玩具一样。”   马哈拉吉常常很幽默。当他说话的时候,有一股欢乐和嬉戏的暗流,非常具有感染力。通常,房间里每一个人都会因为他所说的话而大笑。我用“嬉戏”这个词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形容他那种轻松的感觉。这很像你在一个小孩身边的感觉,他在世上无忧无虑地玩耍。概念就像玩具积木。把它们放在一起,做出一些结构,然后忘记,再做一些新的结构,这是很有趣的。   7.24 “大师展示了如何结束,如何解答这个定理,但你必须自己去解答它。”   老师的好处在于你知道你可以提问。在学校里,老师在黑板上解释了一些事情,然后说:“现在,解题吧”,但如果被卡住了,你仍然可以举手寻求帮助。最后,你必须自己解决问题——必须达到只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理解的地步——但你可以通过获得大量帮助来达到那一步。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为你答出定理,这对你来说就没有用了,因为你不理解解题方法,也无法重复它。所以提问是很好的,但你必须自己达成最终的领悟。   7.25 “认知或念头是最大的无知,只有大师能告诉你这些。”   哪个“我”将会了解实相?图像能看见屏幕吗?如果遇见一个老师说:“我是开悟的,”或“你是无知的,”那么尽快逃离他!只有真正的大师会告诉你,我念是幻相与不快乐的根源。因此,他将不断指出这个事实:你是实相,超越认知,超越作为个人的“我”之观念。他会告诉你,大师和弟子之间没有区别,只是弟子坚持着错误的信念,认为他或她是无知的。大师不想得到任何东西,也不会做出任何虚假承诺或提供任何担保。   7.26 “大师让你变得越来越大。你就是一切。然后,你觉得自己开悟了,你感到喜悦。”   在通向最终领悟的道路上,你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短暂觉醒或开悟的体验。它们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礼拜。马哈拉吉在此描述了这种体验。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扩展得包含一切,你是世界的创造者,你感到深刻的喜悦与平静。像这样的体验当然是一种很好的进步征兆。你可能把这视作大师的祝福(大师在你心中)。然而,这只是一种体验,由于它是体验,所以它是短暂的。(求道者)很容易把深刻的灵性体验与了悟相混淆。   7.27 “大师说,你还是不明白。没有什么是真实的。”   在一场深刻的灵性体验中,小我可能会暂时被淹没,但它仍在背景中存在。例如:你感觉到“我是世界的创造者”,“我正在体验极乐”等等。过了一段时间,体验渐渐消退,你开始担心你将失去那种状态。这可能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从小我的角度来看,某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正在失去。在二元性的世界中,上升的,必下降。   大师会告诉你,你尚未完全明白。实相、大我,并不依赖于任何体验,无论那是什么体验。没有任何体验可能是真实的,因为它出现并消失。(但)你——大我,一直都在。   7.28 “你把钱包拿回来了,但它本来就是属于你的。”   马哈拉吉常说,获得大我真知就像找到你丢失的钱包。你没有得到任何不属于你的东西。这确实是吠檀多不二论的中心要点。如果大我真知不是你已经拥有的东西,它就必定是某个可以在某些时候形成的东西。如果它可以形成,它也可以再次消失,这意味着它是暂时的,因此,它是不值得追寻的。所以,你必定已经拥有大我真知。唯一的障碍就是“你尚未拥有大我真知”这一信念。大师的工作就是消除这个无知。   7.29 “这取决于你接受多少。以正确的方式接受,你会和大师说再见。”   接受大师所说的话的能力是一种力量。每一个去见大师的弟子都带着不同的接受力。这就像不同的成熟度一样。没有人可以说出为什么会这样。为了那些力量正在发展的弟子的利益,大师愿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他的教导。其他人将只需要聆听几次,就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去接受。随着弟子逐渐认识到他或她与大师不是分离的,大师就是他或她自己的大我,成熟的最后阶段就在内心发生。   在最终的领悟中,大我将弟子孤立的“我”吸收进祂自己之中,于是,追寻真我的过程就结束了。一旦果实成熟,就会从树上掉落,而一旦掉落,就不会再回来。然后,弟子不再需要大师的教导,而且在吠檀多传统中,是积极鼓励弟子离开大师之所在的。这是因为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生长的树不会发展出它自己的力量。它需要在阳光和雨露中生长,释放出自己的根枝。所以,弟子要对大师说再见,但无论他或她走多远,都永远不会忘记给予真知这一礼物的那一位。   7.30 “一切都不过是海洋上的气泡。大师通过领悟帮助你打破泡沫,这就是全部。”   小我是大我之海洋上的泡沫。它是如此小,如此脆弱。它出现,只是为了在瞬间消失,不具有其自身的实质。它只不过是水,然而,它把浩瀚海洋的微小部分隔开,这让它感到孤独——与海洋的其他部分是分开的。小我只有存在才能被打破,然后大我才能再次成为一个整体。那就是大师的工作。他帮助你打破小我的泡沫,小我什么都不是,但它看起来让你从大我中分离了。接着,你有意识地回归一直以来的、真正的你,并融入无尽的生命海洋的深层平静之中。   7.31 “如果你想要实相,尽管拿去吧,如果你想要零,我没有什么可给你的。”   这句话是对大师工作很好的总结。大师是指向实相的指针,而实相就是你自己。你可以用他的教导来消除你关于自己的错误观点,从而专注于那个实相,最终了悟大我——你之所是。大师促进了整个奇妙的发现过程,但这是一个在你心中进行的过程。你必须伸手接受大师所提供的东西,通过冥想和沉思来亲自验证它,把它变成你自己的领悟,这样它才能完全改变你。   当你走在道路上时,事情看起来就是这样。不过最终,你领悟到,大师一直在你心中,将你引领向他,同时以身体的形式出现,指导和鼓励你。   最后,这里有一段卡比尔的诗:   当我意识到我个人的存在, 对古鲁的爱在我心中消失。 当对古鲁的爱充满我的心, 我的小我就被取代了。 哦,卡比尔,这条路太窄了,两个人走不了。
上一期: 最终的领悟
下一期: 只需要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