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八月:恩典与领悟
8.1 “大师说什么就接受什么,这就是恩典。”
当你还是一名求道者时,你被一股不受你控制的力量驱使。你别无选择,只能去寻找大我,因为没有别的事物会满足你。你觉察到了这股力量,你想花时间和其他也觉察到这力量的求道者在一起。那股力量被称作恩典。实际上,这是纯粹意识的神圣力量,并不与梵相分离。恩典就是上帝。每个人和每件事物都被这同一个力量赋予了生气,只是有的人比其他人更能意识到它。接受大师所说的话的能力,表示头脑变得越来越透明,越来越不抵抗恩典。
8.2 “没有什么要做的,只需要领悟。”
如果看看印度寺庙的塔或大教堂的尖顶,你可以看到它是按阶段建造的,底部更宽,然后逐渐变细,直到顶点。领悟也如此;起初包含许多时有矛盾的想法,但最终专注于一个单一的实相。最终的领悟即是关于大我的真知,其中包含了所有的领悟。为了触及大我真知,必须把“作为”和“做者身份”的观念弃置一边。领悟通过臣服于你内心运作的恩典之力而来。
8.3 “接受大师说的话,你将永远安息。”
通向大我真知的道路是一条增长平静与和谐的道路。当你将注意力集中于领悟大师的教导中所体现的真理时,矛盾就被消除了。当敞开心扉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更多的恩典。恩典一直都在。室利·罗摩克里希纳(S*******krishna)说过,恩典之风一直都在吹,你只需要扬帆起航。
8.4 “如果飞机晚点了,说这是我的选择,这是我的命令。”
越来越臣服或对神的恩典敞开心扉的结果之一,是你对所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越来越不担心。有一种直觉的认识,那就是所发生的事是注定要发生的,而且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在这种心态下,当你在机场,飞机晚点时,你会说:“我很高兴,一切都是好的。”你不会抗拒所发生的事,你只会接受。了悟之人,知道他或她自己与神圣力量是一体的,也可以说:“这是我的选择,这是我的命令。”对于了悟之人来说,不存在个人意志或欲望,所以,所发生之事一直都是“我的选择”,无论选择是什么。
8.5 “你自己承担一切,不要责怪别人。”
如果你对别人感到愤怒,你就是失败者,因为你失去了心灵的平静。你可能觉得自己有道理,但通过表达愤怒,你是在屈服于小我对世界的观点,在其中,一切都必须为小我而安排得舒适和方便。最好你自己承担责任,说:“是我做错了一些事”, 并保持你的心灵平静。小我永远不会如实接纳事物,因为它没有能力去满足那些让它活着的欲望。因此,愤怒与责怪他人是很常见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帮助维系了小我。
8.6 “扮演你的角色,无害,但要明白‘我不是这。我就是祂。’”
陈述了悟者看待世界方式的话语,成为了求道者的指导。马哈拉吉经常这样说。这句话就是一个例子。了悟者确定无疑地知道“我就是祂。”于是,对求道者的指导就是“领悟你就是祂。” 通过采用大师的思维方式,求道者逐渐成长为那份领悟。在这种情况下,大师知道他正在扮演角色,而剧本已经写好了。他为什么要挂念这件事?他扮演角色,但知道,担心或想像结果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此,他提出这种态度是为了让求道者的心平静下来。
8.7 “接纳所发生的事。不要与即将发生的事抗争。这样,小我就会消失。”
头脑的冷静和清明是(了悟)大我真知的重要先决条件。如果想要的东西不是它们原来的样子,头脑很容易烦躁不安。因此,接纳所发生的事是削弱小我的有力方法。通过恩典,接纳发生。小我维系其自身的一种方式,是持续将其意愿强加于自然发生的事。这里有一首古老的诗描述了这种情况:
一般来说,人是傻子,
天气热的时候,想要凉爽,
天气凉的时候,想要温热,
人总是想要不存在的东西。
8.8 “忘记所有的限制,成为祂,实相。”
你已经是祂,所以,如果你不觉得是这样的话,这是因为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努力一直是为了摆脱不真实之物。从来就没有必要变成真正的你。错误的观念,如“我是身体”,疑惑,如“我怎么可能是祂?”都是不必要的限制,马哈拉吉说要忘记这些。它们就像是心灵的清澈水面上的一层灰,而心灵的真正本质是纯粹意识。除去灰尘,大我就被清晰地反映出来,被体验为无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