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十一月:我是谁?
11.11 “你从未忘记你自己。你一直都在。但你误解了‘我’。”
领悟到你一直都在,是非常重要的。从来没有任何时候你可以说“我不存在”。你的存在是你最直接、最熟悉的体验。你从来不会忘记你自己。你一直都在。你之所是——大我,是光明照耀的大我。祂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光明来照亮祂,所以你也不需要任何别人来告诉你你是什么。不过只要你尚且误解“我”,将自己等同于身体,你就无法体验到具有浑然天成的充实与圆满的大我。相反,你会感觉到匮乏和不完整。消除这种误解的方法是明辨。探究你是谁,并逐一抛弃那些不是你的不同身体。
有一个人去见圣人,要求圣人把他介绍给上帝。圣人说:“当我去见祂时,祂会询问关于你的事。我能告诉祂什么呢?请向我出示你的证件。”这个人指向他的身体,并说出他的名字。圣人回答说:“这些是短暂和表面上的特征。它们不是你,向我出示你真正的证件。”于是,这个人想,也许他的念头、渴望和感受是他真正的身份。“这些也是转瞬即逝的形式,它们不是你。请向我出示你真正的、永久的身份。”如此,这个人被带领着见到了他超越形式的真实本质,在那之后,他就不再要求任何介绍了。
11.12 “身体不是大我,头脑不是大我,认知不是大我。最终的实相是大我。”
当你初次听闻遍在意识和最终的实相时,它们可能看似遥远,远离你之所在,因此,你必须抵达它们的感觉出现了。事实上,你正处于最终的实相中,纯粹的真知或意识是你的存在,头脑和身体是你觉知的对象。有一个关于太阳的比喻。你就是太阳,意识或认知是你散发的光辉,精微和粗钝的身体是被你赋予了生命的世界。
11.13 “在最终的实相中,没有你,没有我,没有头脑,没有念头。那就是你的状态。”
你,作为最终的实相,并不知道你自己的认知,你不会觉察到它,同样地,在深度睡眠中,你存在,但你意识不到身体和头脑的世界。认知只出现在醒态和梦态。认知是无常的。关于“我”和“你”的观念只出现在这些状态中。当小我被摧毁时,“我”不再作为虚假的、独立个体之观念而存在,而仅仅是“我是”(I am),这就是纯粹的认知或遍在意识。
这个“我是”是最高的体验,这就是上帝、大自在天、存在-意识-喜乐——祂有许多名字。然而,你对于自己作为那的了解,取决于这个当前的、身体形态的体验。“我是”依赖于身体所消耗的食物来体验自己。这种在某个特定形体中的体验,其寿命是有限的。因此,你无法把它当作最终的实相,只能把它当作实相的显现面向。你的光辉之处是给一切赋予生命,你作为意识四处嬉戏,但你仍然是最终的实相,不受造物界的影响。
11.14 “首先你必须认识你自己,然后你往前走一点,接着忘了你自己。”
想像你是一个用盐做成的娃娃,然后你落入了海洋中。起初,你保持着你的形体,但逐渐地,你开始溶解,直到最终,你彻底不再存在——你与盐水之海洋成为了一体。大我真知或大我了悟可以被比作落入海洋的盐娃娃。虽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只是一系列漫长时刻中的最后一刻,但它突然发生,就像玩偶落入海洋溅出水花只是坠落过程的**一样。自然过程是这样的:在一定方向上有一系列的发展,接着,是状态的突然改变。
当你获得大我真知的时候,你会这样想:“我与梵为一,”“我就是我所寻找的,”“我就是祂”等等。你为你的新状态而感到高兴,享受着伴随它而来的全新的自由感。接着,过了一段时间,这种状态沉淀下来,你不再说“我是梵,我是祂。”相反,你仅仅作为无形的实相而活着,毫不费力。随着你溶解得越来越多,你忘记了你自己。室利·悉地哈拉梅什瓦尔·马哈拉吉将之比作一个人在烈日下行走,来到令人欣喜的大树树荫下。起初,他欣慰地说着“啊!啊!”,但过了一会儿,他就静静地躺在阴凉的树荫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