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
《室利·阿南达玛依·玛语录》
(21-2)
问:在了悟万物的一体性之后,由于需求或缺陷,是否有必要再次崇拜一个特定的神明?
室利·玛:在这种状态下,没有需求或缺陷。
问:但一体性无法被服务或崇拜,正如我们所了解的!
室利·玛:你可以把它叫作任何东西。
重点是:苏卡迪瓦(Sukadeva)是一个已经解脱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他讲述圣典《薄伽梵歌》呢?
对此该如何作答?在初始阶段促使人进行服务和崇拜的需求或缺陷,在这里没有存在的余地。
吠檀多信徒抛弃着一个又一个事物,说:“不是这个,不是这个”。确实,你看到一朵美丽的花,几天之后,它已经化为尘土;因此,他们所说的是完全正确的。受制于变化的,必会改变。另一方面,用相信名与形真实性之人的语言,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名字都是祂的名字,所有的形式都是您。”这里,名称和形式也是真实的。再者,有人可能会辩解:“受制于变化之物即世界。通过坚持不懈地练习明辨,一个人最终安住于一体实相中。”
当只有海洋——只不过是水——存在时,人就无法将自己看作与整体分离。
这是完全的沉浸。
不过,如果还有向外或向内,即使只有头发保持干燥,都意味着完全的沉浸尚未发生。种子被炒熟后就永远不可能发芽。就是如此,在了悟一体性之后,你可以做任何事——(行动)不再包含业力的种子。如果业力不再呈现,那么,所有的形态和多样性都不过是“那”。看,通过强烈的奉献,以及吠檀多的明辨,人抵达一体本性。那么“与祂合一”的意思是变得像石头一样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因为形态、种类、表现形式,都不过是“那”。
当然,每个人独特道路的典型特征仍旧存在;但是,毫无疑问,目的地是“一”,没有不确定性存在的余地。事实上,有什么要达成的呢?我们就是“那”——永恒的真理。因为我们想像自己必须要去体验、去了悟祂,所以祂仍旧与我们分离。这个观点从某个层面来看是正确的,但在另一些层面却非如此。永恒永远如是。“无知的面纱”,其特征是持续的运动。运动意味着变化,不停的转化。然而,在无变化发生的地方,就是在行动中无行动。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二元性不存在;那么,是谁在吃,又能吃什么?在这种状态中,如何可能有理论或分歧?
如果有人辩解说,因为某人还在说话,所以他一定尚未达到这种状态,那么,他说了什么?又是对谁说的呢?他对之说话的人,是谁?
当完全的了悟来临时,事情就是这样。
当人们试图向别人解释时,就会发现自己尚未理解。
当有人意识到自己不理解时,是否意味着他回到了无知?
有人已经认识到这二者:(有些事情)能够理解,而(有些)无法理解。那被世间观念限制的人是受束缚的。但是,哪里有对“那”的视见,关于无知和关于真知的知识,就都完全呈现。在那里,区别看待真知与无知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出现。诸如吃等动作,现在已经变成无为之为。无论人是否仍然履行崇拜仪式,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知与不知作为整体包含在人自身之中。但要理解这种状态确实是困难的。特定的途径或层面很容易理解。但在这里,没有达成或不达成(什么)的问题,因此,即使不达成也不是问题。
然而,如果还留有最微小的执着,就表示尚未达到这个崇高的状态。
卖仿制品的人可能会变得富有。
为什么购买仿制品呢?因为它们像真的;这就是仿制品的奇迹!
但当使用它们的时候,欺诈就被曝光了,然后,人会再次寻找真品。
已经了悟一体大我,没有什么在祂之外,于是,求道者知道自己所崇拜的形象是“那”的一种特定形态。
一旦找到实相,人就可以在这特定的伪装中感知到祂:
我所崇拜的这个神明,只不过是一体大我——梵,没有第二个。
如此,那“一”即是我膜拜的上主。
当一个人潜入大海深处,就会知道,水是祂的一种形式。在奉爱之道上前进的求道者,当他达到与大师一致的视野时,才会成为(上帝)真正的仆人。“不是这,不是这”和“这是您,这是您”等方法,都导向同一个目标。
通过在某一个方向上前进能达到的目标,采用其他的方向,也能达到同样的目标。
那些遵循臣服于夏克蒂——神圣能量之道的人,和那些膜拜湿婆形象的人,最终都必定殊途同归。
那些沿着吠檀多道路前进的人将会发现,冰即是水,没有形态,只有无形;而奉献者则认识到,他的至爱只是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途径。
平等性、一体性,必定会到来,成为永恒的状态。了悟之后,如果有人说:“我放弃了解脱”或“我放弃了对我的上主的膜拜”,尽管他可能会放弃那些,却什么都不会丢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既不存在弃绝也不存在保留。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所有人(走的)都是一条相同的道路呢?
因为祂以无限的途径和形式揭示祂自己,确实,一就是一切。
在那种状态中,没有“为什么”。
争辩和分歧只存在于道路上。
人要与谁争辩呢?只有在道路上时,才可能有观念上的争议和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