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二  (人的本性)

连载二 (人的本性)

2023-05-03    50'02''

主播: 太傻接引官

156 0

介绍:
拉马纳的亲口教导(连载二) 人的本性 现在我们来谈(吠檀多)理论的精髓部分——人自己的本性。因为无论一个人认为世界或上帝的真相是怎样的,他都知道他自己是存在的。为了了解并同时完善他自己,他学习、研究并寻求指引。 个体将自身的存在等同于物质躯体的生命,并称之为“我”,这就叫做“自我”。真我,是纯粹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物质躯体本身是迟钝的,也不会有自我感。在这两者之间,也就是在真我或纯粹意识和物质躯体之间,不可思议地产生了自我意识或“我”之念头这混合物,既非真我也非物质躯体,并作为所谓的“个体”而兴旺着。自我或个体(意识)是生命中所有悲伤和烦恼的根源。所以,它应该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被摧毁,然后,剩下永恒唯一的“那”仍然光辉灿烂。   门徒:薄伽梵经常说:“世界并不在你的外面”,或者“一切都在于你自己”,又或“你的外面有什么?”。这些都令我感到困惑。世界在我出生之前就存在,在我死后将继续存在,并且之后还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曾经活过又死去。 薄伽梵:我曾说过世界的存在是因为你吗?我只是将你带向这个问题“有什么存在是与你相分离的?”你应该理解,从真我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物质躯体还是精微身都不重要。你所被告知的是如果你一旦认识到真我(所有的观念都存在于其中,包括你的,其他类似于你的人和世界的观念),你就可以了解这个事实——有一个真相,最高的真理,它是所有你现在所见的世界的真我(本来面目),所有自我的本我,唯一真实的,最高的,永恒的真我,与暂时的自我或个人存在截然不同。你不能将自我或物质观念当作真我。   门徒:那么薄伽梵的意思是真我就是上帝?   (在他接下来的答复中,薄伽梵以他的方式,把讨论从理论转向实践。总的来说,虽然当前这章致力于理论,但似乎继续对话也是合适的,以便展示理论如何被运用到实践中。)   薄伽梵:你看见了困难之处。自我质询,“我是谁?”与冥想——“我是湿婆”或“我是祂”——相比,是一种不同的技术。我很强调自我知识,因为你首先关心你自己,接着才能去了解世界或其上主。“我是祂”或“我是梵”的冥想或多或少是心智上的,但我所说的自我质询是一种直接的方法,比冥想更好。因为,当你进入自我质询并开始走得更深入的那一刻,真正的大我就在那里等待着接受你,然后无论要做什么都是由别的某个事物完成,而你,作为一个个体,没有插手的余地。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怀疑和讨论都被自动放弃,正如人睡着了会忘记他当前所关心的一切。   (进一步的讨论表明了薄伽梵给予那些人讨论的自由,因为他们无法只因一个答复就深信不疑。)   门徒:说有某种东西在等待着接受我,是真切的吗?   薄伽梵:当一个人足够成熟的时候,他自然会相信。   门徒:如何达到这种成熟度呢?   薄伽梵:(经典上)已经给出了各种方法。但无论之前可能有什么进步,认真的自我质询都加快了它。   门徒:这是一个循环论证。如果我成熟了,那么我就足够强大能去质询,而正是质询让我成熟。   这个反对的理由往往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被提起,而对此的回答一再强调,必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   薄伽梵:头脑确实有这样的困难。它想要一个固定的理论来满足自己。然而,真的,对于严肃认真地努力着去接近上帝或他的真实大我之人,理论是没有必要的。   每个人都是大我,也确确实实都是无限的。然而,每个人都错把他的身体当作他的大我。为了了解任何事物,光明(的启迪)是必要的。这只能是光明的本质;然而,它既照亮了物质之光也照亮了物质之暗。也就是说,它超越了明显的光明与黑暗。它本身既非光明也非黑暗,但因为它照亮了二者,所以说它是光明。它是无限的,它是意识。意识即大我,每个人都觉知到意识。从来没有一个人是远离大我的,也因此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已经自我了悟的;只是——这也是极大的奥秘——人们不知道这点,因此想要了悟大我。了悟只是在于摆脱尚未意识到的错误观念。并不是获取任何新的事物。它必须是已经存在了的,否则它不会是永恒的,而只有永恒的才值得追求。 一旦错误观念:“我是身体”或“我尚未了悟”被移除,只剩下最高意识或大我,在人们当前的认知中,他们称之为“了悟”。但真相是,了悟是永恒的,是已经存在的,是此时此地。 意识是纯粹的知识。头脑从意识中升起,由各种念头组成。 头脑的本质只是觉知或意识。然而,当小我的阴云笼罩头脑的时候,它的功能就变成了推理、思考和感知。纯粹的头脑,不被小我限制,除了它自身之外别无他物,也因此只是觉知。这就是圣经说:“我是自有永有的。”之意。 满载小我的头脑,其力量被削弱了,太弱了以至于无法抵抗痛苦的念头。无我的头脑是快乐的,正如我们所知的无梦深睡。因此,很显然,幸福和痛苦只是头脑的模式。   门徒:当我寻找“我”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找到。   薄伽梵:你说,因为你习惯了把自己认同为身体并用眼睛看,但是,要看的是什么?是谁在看?又如何看?只有一个意识,当它将自己与身体认同的时候,就通过眼睛投射它自己,并看到周围的物体。   个人受限于清醒状态;他希望看到不同的东西,接受他所理解的权威。他不会承认:可以看见(事物)的他、所见的客体、看的行为,这些全都是同一个意识——“我-我”的显现。冥想有助于克服这个错觉,即大我是要去看到的某种事物。实际上,没有什么可看的。你现在是如何认出自己的?你必须在自己面前举起一面镜子才能认出自己吗?觉知本身就是“我”。认识到这点,而这是真理。   门徒:当我质询到念头的起源,(发现)那里是关于“我”的感知,但这满足不了我。   薄伽梵:完全正确。因为这个关于“我”的感知与形式有关,也许与身体相关。没有什么与纯净的大我相关。大我是纯粹的实相,大我之光照亮了身体、小我和其他一切,让它们闪闪发光。当一切念头都平息之后,纯粹的意识仍然存留了下来。   门徒:小我是如何升起的?   (这是一个产生了无尽的哲学思虑的问题,但是,薄伽梵严格坚持非二元性的真理,拒绝承认它的存在。)   薄伽梵:没有小我的存在。如果有的话,你必须承认你的里面两个自我。因此,没有无知的存在。如果你质询大我,就会发现:这原本就不存在的无知,并不存在,你会说它逃走了。(有时,对于听众来说,念头的缺席必定意味着纯粹的空白,因此对这种想法,薄伽梵特别谨慎。)   念头的缺席并不意味着空白。必定有某个人的存在,才能意识到那个空白。知识和无知只与头脑有关,是属于二元性的,但大我超越了它们。它是纯粹的光。不需要有一个自我去看见另一个。不存在两个自我。凡不是大我之物,仅仅是非我,而且无法看见大我。大我没有视觉和听觉;大我在超越视听之处,完全独立,是纯粹的意识。   (薄伽梵常以人在深睡、无梦状态下的持续存在为例,证明人的存在是独立于小我和身体感的。他也提到深度睡眠状态作为无身和无我状态的参考。)   门徒:我不知道大我是否不同于小我。   薄伽梵:你在哪个状态中是处于深度睡眠的?   门徒:我不知道。   薄伽梵:谁不知道?清醒的自我?但你不否认存在于深度睡眠中的时候,你是存在的。   门徒:我(在睡眠)之前存在,现在存在,但我不知道在深度睡眠的是谁。   薄伽梵:完全正确。醒着的人说,他不知道在深度睡眠状态中的任何事。现在,他看到客观事物并知道他存在着,但在深度睡眠中,既没有客观事物也没有观者。然而,现在说着话的同一个人,在深度睡眠中时也是存在的。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现在,有着客观事物和感官的游戏,而在深度睡眠则没有。出现了一个新的实体,小我,升起了。它通过感官行动,看到客观事物,把自己与身体混淆了,并自称是我。实际上,在深度睡眠中存在的,现在也仍在继续着。大我是不变的。正是小我介入了其中。那升起并下沉的是小我。那保持不变的是大我。 (这些例子有时带来了错误的想法,即薄伽梵所描述的了悟状态或持续安住于大我的状态,是一种无知的状态,就像物理睡眠,因此,他也谨慎地反对这个想法。)   薄伽梵:醒、梦和睡只是头脑的不同阶段,并不属于大我。大我是这三种状态的见证。你的真实本性存在于睡眠中。   门徒:但是,我们被建议别在冥想时入睡。   薄伽梵:你必须警惕的是昏沉。与清醒交替的睡眠不是真正的睡眠。与睡眠交替的清醒不是真正的清醒。你现在是清醒的吗?不。你要做的是唤醒你的真实状态。你应该既不落入错误的睡眠,也不保持错误的清醒。   薄伽梵:尽管甚至在睡眠时大我也存在着,但在那时它并未被感知到。在睡眠中大我无法被直接知晓。首先,必须在清醒状态中认识到,潜藏在三种状态中的正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必须在清醒状态中做出努力,然后了悟到大我就在此时此处。然后,将会明白:大我在醒、梦和深睡状态的交替中是一直连续不断的。   实际上,了悟之人真实状态的一个名字是“第四态”,它的存在永恒超越醒、梦和深睡三种状态。像这样把它与深度睡眠的状态相比较,是因为它是无形和非二元性的;然而,正如上述的例子所表明的,它与深睡大大不同。在第四态中,小我融入意识中,如同在睡眠中小我融入了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