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十二 第二章  从理论到实践(1

连载十二 第二章  从理论到实践(1

2023-05-19    21'05''

主播: 太傻接引官

99 0

介绍:
从理论到实践(part1) 原创 阿瑟·奥斯本 一就是一切 2016-10-03 18:16  《拉马纳的亲口教导》 (连载十二) 阿瑟·奥斯本(编著) 翻译:纯然的空   校对:静静 第二章  从理论到实践 正如前一章所示,马哈希教导理论的目的是为实践打下基础。然而,对实践的需求带来了理论的另一个分支,即自由意志论或命定论。因为有不少人问:如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或者如果无论如何所有人都会回归源头,那么为什么还要做出任何努力? 一位孟加拉来访者说:商羯罗说,我们都是自由的,没有束缚,我们都会回归我们的源头——上帝,就像火花来自于火焰。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该犯下各种各样的罪行呢? 【薄伽梵的回答向他表明:那不可能是小我的观点。】 薄伽梵:的确,我们不受束缚。也就是说,真我没有束缚。的确,你最终会回到你的源头。但与此同时,如果犯下你所称的罪行,你就必须面对其后果。你无法逃避后果。如果有人揍了你一顿,你能这样说吗?“我是自由的。我不受殴打的影响,也感觉不到疼痛。”让他继续揍你?如果真的这么感觉,那么你可以这么做。但如果只是口头上说你是自由的,这有什么用呢? 【薄伽梵有时的言谈,表面上看来确实像是肤浅地肯定了完全的宿命论。当他年轻时离开家,已经安住于大我之中后,他的母亲四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他。他当时保持着沉默。因此,当她要求薄伽梵跟她回家时,他写下了他的回答,而不是口头回复。】 上帝根据灵魂累世的业控制着他们的命运(今生的命运是为了平衡前世的行为)。注定不发生的就不会发生,无论你如何努力。注定会发生的就会发生,无论你如何阻止。这是肯定的。因此,最好的功课就是保持沉默。 【他有时也对奉献者们这么说。】 当身体最初成形的时候,它要经历的一切就已经注定。接受或拒绝它们,全都由不得你。你唯一的自由就是:把你的头脑转向内在,并弃绝头脑中的活动(止念)。 参照薄伽梵在1946年1月3日傍晚对德赛太太的回答,我问他:是不是只有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是注定的?比如主要工作或职业。还是说微不足道的行为也是注定的?比如将一杯水从一个房间的某处拿到另一处。 薄伽梵:一切都是注定的。 我:那么,人还有什么责任,还有什么自由意志? 薄伽梵:为什么会出现身体?它是专为今生的各种事情而设计的。至于自由,人一直都有自由,人可以不将自己等同于身体,也可以不受(由身体活动所引起的)快乐和痛苦的影响。 【然而实际上,从非二元性的角度来看,不会出现关于自由意志或命定论的问题。这就好像一群从未听说过无线电广播的人,站在收音机周围争吵着盒子里的人是不是必须唱发射台让他唱的歌,或者他是不是可以换掉部分歌曲。答案是,盒子里没有人,因此问题不会出现。同样地,对于小我是否有自由意志这个问题,答案是,小我并不存在,因此这个问题并不成立。因此,薄伽梵对这个问题的通常回应是让提问者找出那个拥有自由意志或命运的人是谁。】 弟子:人拥有任何自由意志吗?还是说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预先注定的? 【和上面的问题一样,但答案根据提问者的需求而不同。事实上,如果不记得刚刚所说的小我的虚假性,答案就看似很矛盾了。】 薄伽梵:自由意志与个人共存。只要个人尚存,自由意志就会持续存在。所有的经文都是基于这一事实,并建议将自由意志导向正确的渠道。 【这真的和前面给出的答复相矛盾吗?不矛盾,因为根据薄伽梵的教导,个人的存在只是一个幻相。只要一个人想象自己是独立个体,他也就会想象自己拥有自由意志。这两者不可避免地共存。关于命运和自由意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和神学家,而这将永远持续下去。因为这是无法在二元性的层面解决的。二元论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有一个创造者,还有很多其他存有被创造出来,与造物主相分离。如果他们拥有自由意志,那么祂就不是无所不能和无所不知的了,因为祂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一切取决于受造物的决定;祂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情,因为他们有能力去改变。另一方面,如果祂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祂就会预知一切将要发生的,并控制一切,因此受造物可能没有决定权,也就是说没有自由意志。但在不二或非二元性层面,问题就消失,不复存在了。事实上,小我没有自由意志,因为小我并不存在;但在表相层面,小我拥有自由意志——正是自由意志的错觉导致了小我的错觉。那就是薄伽梵说“只要个人尚在,就会有自由意志”的意思。他的回答中,下一句是让提问者从理论转向实践。】 找出那个拥有自由意志或命运的人是谁,并安住于那个状态。然后超越两者。这是讨论这些问题的唯一目的。谁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去发现这一点,然后保持平静。 业力(行动)、巴克提(奉献、虔诚)、瑜伽和智慧(知识)的唯一道路就是,去质询那个拥有业力、缺乏忠诚、独立和无知的人是谁。通过这个探究,小我消失并安住于大我,在大我中,这些消极的品质永远不会存在,只有真理留存。 只要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做者,他也就会收获行为的果实,但当他通过质询谁是做者而了悟大我,他的做者感就会消失,三重业力(命运)也就结束了。这是永恒的解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