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51 第六章  其他方法(6)

连载51 第六章  其他方法(6)

2023-06-21    13'28''

主播: 太傻接引官

101 0

介绍:
《拉马纳的亲口教导》( 连载五十一) 第六章  其他方法(6) 弟子:精索神经柱(Jivanadi)是真实存在的,还只是凭空想像的?   薄伽梵:瑜伽士们说,有一条经脉(nadi)叫做精索神经柱。《奥义书》说,有一个中心,数千条经脉从其上延伸出来。某些书将其定位在大脑,另一些书则定位在其它地方。《胚胎奥义书》(Garbhopanishad)追踪胚胎的形成和胎儿在子宫里的生长。书中认为,在胚胎长到第七个月时,小我通过囱门(胎儿头顶骨未合缝处)进入。有证据表明,囟门在婴儿身上是柔软的,也可以看到它的搏动。它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硬化。因此小我从上方而来,通过囱门进入,并经由数千条遍布全身的经脉而运作。因此,为了回归源头,求道者必须专注于顶轮,也就是大脑。据说呼吸控制可以唤醒昆达里尼之力(Kundalini-Shakti),它蜷缩在太阳神经丛中。这力量通过被称作中脉的神经上升,中脉嵌入脊髓的核心,并延伸至大脑。 如果修行者专注于顶轮,那么毫无疑问,三摩地的狂喜随之而来。然而,习气,即潜在因子,并没有被摧毁。因此,由于尚未实现从束缚中解脱,瑜伽士必定会从三摩地中醒来。他依然必须努力根除习性,以便仍留在他里面的潜在倾向不会干扰三摩地的平静。因此,他从顶轮一路向下,穿过所谓的精索神经柱——它只是中脉的延伸——到达心脏。因此中脉是一条曲线。它起始于太阳神经丛,穿过脊髓向上,到达大脑,再从大脑蜿蜒向下,终结于心脏。当瑜伽士到达心脏时,三摩地就变得恒定。由此可见,心脏是最终的中心。 有些《奥义书》也说一百零一条经脉,从心脏开始延伸,其中一条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经脉。如果小我从上至下在大脑中反射,那么正如瑜伽士所说,必定有一个反射面。这也必定能够将无限意识限制在身体的界限中。简而言之,宇宙性的存在变得如小我一样受限。这样一种反射媒介是由个体的习气聚集而成的。这就像罐子中的水会反射物体的影像一样。如果罐子里的水干了,就不会再有倒影。物体将仍然存在而不被反射。在此,物体就是宇宙性的“存在-意识”,它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存在于众生里面。它不需要仅仅经由反射来认知。它是自我发光的。因此,求道者的目标必须是让习气从心中流失殆尽,以便不再有反射媒介阻碍永恒的意识之光。透过寻找小我的源头,透过潜入心中,就能实现这一点。这就是通向真我了悟的直接途径。采用这个方法的人,不必担心经脉、大脑、中脉、昆达里尼、呼吸控制和六个瑜伽中心。 真我不来自任何地方,也不通过头顶进入身体。祂如其所是,永恒闪耀光辉,永远稳定,如如不动,从不改变。所见到的变化并非真我固有,因为真我居于心中,像太阳一样,自发光芒。在祂的光明中,改变被看到。真我和身体或头脑之间的关系,可以比作透明的水晶及其背景。如果水晶被放在一朵红花前,它就闪耀红光;放在绿叶前,就闪耀绿光;诸如此类。个体将自己局限于变化无常的身体或心灵的限制中,而身体或心灵则从不变的真我中获得其存在性。所需做的全部就是放弃这错误的身份认同,完成这一点,你将会看到:永恒闪耀光芒的真我,是独一、不二的实相。   沉默   总的来说,马哈希并不赞成发誓沉默。如果头脑得到控制,无用的言语自会避免;但发誓弃绝说话并不会让头脑安静。结果不可能产生原因。   弟子:发誓沉默难道没有帮助吗?   薄伽梵:誓言仅仅是誓言。它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冥想。但是,缄口不语却放任头脑,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头脑在忙于冥想,那么,还有什么必要说话呢?没有什么比冥想更好。如果一个人在全神贯注于活动,那么发誓沉默有什么用处呢?   节食   大体上,尽管马哈希不太注重对冥想的物理帮助,但他还是坚持:求道者食用悦性食物更有益处,即素食和非刺激性食物。   调节饮食,只食用悦性食物,餐饮适度,是发展头脑善性(纯净)的所有行为准则中最佳的准则,是最有益的。这会反过来帮助修行者练习真我的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