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84
郑风10
◎山有扶苏◎
佚名 〔先秦〕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山有扶苏◎疑难字注音版
佚名 〔先秦〕
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jū。
山有桥松,隰x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娇美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轻狂之人。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狡狯少年。
【注释】
扶苏:树木名。一说桑树。
隰(xí席):洼地。华:同“花”。
子都:古代美男子。
狂:狂妄的人。且(jū居):助词。一说拙、钝也。
桥:通“乔”,高大。
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
子充:古代良人名。
狡童:姣美的少年。
【赏析】
后人称郑国是情歌的沃土,是不无道理的。这首《山有扶苏》首章与末章都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这样的句式起始,描写的尽是山中的树,低谷的花,并未见一人。
其实这并不是情侣约会的地点和景色的描写,因为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ōu,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
《毛诗序》中明确提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起兴。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清代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也说:“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本诗中的起兴就是如此,与后文的故事并不相关。
当然,无论是生长在山上的扶苏树、松树,还是盛开在水中的荷花、水红,这些美丽的植物都是诗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是“兴“的存在,才让《诗经》中大多出自寻常生活的诗作拥有了绝美的意境。
这首诗以极其生动的女子语言写出了对情人的情爱。要准确而全面地理解本诗意旨,就应对《诗经》的比兴格式和寓意有所了解。由于当时女子须依附男子生活的思想意识(这也是由社会形态决定的),《诗经》中常用“山有×,隰有×”的格式来比兴男女情爱,且“山”所有的是高大乔木(喻男方),而“隰”所有的是美丽花草(喻女方)。后世民歌也常有相似的比兴,常用藤蔓类植物依缘高树比兴女子依附男子,如乐府民歌《襄阳乐》:“女萝自微薄,寄托长松表。何惜负霜死,贵得相缠绕。”可见这样的比兴有“隐语”的作用,尤其是在男女社交之间,当然这样的比兴出自女子之口,则还有一种表达自己的谦恭和对男子的仰慕之意。
此诗正是运用了这样寓意很深的比兴。从全诗可以看出这个情窦已开的少女认识到男女当各得所宜而婚配,她选中了意中人,热爱着情人,幽会时见到他,就打情骂俏地说自己“不见子都”“不见子充”,说男子是个“狂且”“狡童”,其实这个男子在她的心目中,正是子都、子充那样标准的棒小伙子,甚至比他们还要不知好多少倍。越喜欢越要挑毛病,越爱越要说恨骂,这种“心口不一”正是热恋中的女子的心理。诗从而表现了一位热恋中的少女形象,表现了自由恋爱的甜蜜与幸福,也属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一个方面。这首民歌,表现了纯朴真挚的婚爱风情。
诗的比兴手法很高明:以“山有扶苏”“隰有荷花”很含蓄地写出了男女在婚配上当得其所宜的道理,出自女子之口则极委婉曲折地道出了女子的渐趋成熟的情爱心理,与少女的那种炽热而羞涩的隐隐约约的情感相适合。同时这种比兴又似暗示出男女幽会的环境是山坡洼前,有茂树有绿草有红花,这么美好的环境,又沉浸在甜蜜的情爱中,难怪女孩的语调是这样的娇嗔。诗有景有人,有情有声。人在画图中,画中语声声,可谓妙趣横生,亲切感人。诗用了少女的天真烂漫的口语,极其自然亲切,余音袅袅。
由此可见,《诗经》中的爱情诗不仅有唯美、有伤感、有温馨,也有这般的活泼与自然的人性流露,《山有扶苏》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约会画面。正是这些生动的人物、各具特色的性格、语言与爱情的融合,才让《诗经》保持了流传千古而不褪其色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