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美 2024 11 11
诵读《孟子》第128天
万章章句 上
凡九章
【原文】
9.4.2、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维)/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样yàng]/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维)/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节jié]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样)。为(维)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样),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祗[只zhī]载/见瞽瞍,夔[葵kuí]夔齐[斋zhāi]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维)父/不得/而子也?”
【释义】
9.4.2、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我已经受教了。《诗经》说过:‘普天之下,无不是天子的土地;四境之内,无不是天子的臣民。’舜既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民,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北山》这首诗,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而是说作者勤劳国事/以致不能够奉养父母。他说:‘这些事没一件不是天子之事啊,为什么就我一人/这么辛劳呢?’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驹)于/字面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过,‘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存留’。相信了这一句话,便是周朝没有留下一个人了。孝子的极致,没有什么超过尊敬双亲的;尊敬双亲的极致,没有什么超过以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做了天子的父亲,可说是尊贵到极致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说是/奉养的极致了。《诗经》又说:‘永远地讲究孝道,孝道便是准则。’也正是这个意思。《书经》又说:‘舜小心恭敬来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于是也真的恭顺了。’这难道是‘父亲不能以他为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