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美 2024 12 09
诵读《孟子》第132天
万章章句上
凡九章
【原文】
9.6.2、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节皱)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相(向)汤/以王[忘wàng]于天下,汤崩,太丁/未(位)立,外丙/二年,仲壬[人rén]/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义yì],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几)也,复归/于亳[伯bó]。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善shàn],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释义】
9.6.2、凭百姓的身份而得到天下的,他的德行必然要像舜和禹那样,而且还要有天子推荐他,所以孔子虽是圣人,因没有天子推荐,便不能得到天下。世袭而拥有天下,却被天所废弃的,一定是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无道,所以益、伊尹、周公便没有得到天下。伊尹辅佐汤/推行王道于天下,汤死,太丁未立/就死了,外丙在位二年,仲壬在位四年,太丁的儿子/太甲又继承王位。太甲破坏了汤的法度,伊尹便流放他到桐邑。三年之后,太甲悔过,自我怨恨,自我惩戒,在桐邑,能够以仁居心,唯义是从;三年之后,完全听从伊尹/对自己的教训了,然后又回到亳(博)都做天子。周公未能得到天下,正好像益在夏朝、伊尹在殷朝一样。孔子说过:‘唐尧/虞舜/以天下让贤,夏商周三代却世世代代传于子孙,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