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講義》(168)
宋龍淵
從道章第二十一(4/5)
● 窈(杳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道之爲物,雖無壹(一yī)法壹物,其無中之妙,則又杳兮冥兮。似遠非遠,遠而若近;似近非近,近而若遠;杳冥之中,有理有炁(qì);即有元精,寓于虛靈莫測;不可見其有,而實全其有;故曰“杳兮冥,其中有精”。此精生天生地,生人生物,是爲天地人物之根本也。天地不有此精,天地不能悠(攸yōu)久;人物不有此精,人物不能生成。益之不能益,損之不得損;無毀無滅,甚真之妙處也;故曰“其精甚真”。又不但常存不滅而已,又且不違其時,不失其序,確然而有信;譬如四時行,循環而不見其改易;百物生,往複而不見其變化;故曰“其中有信”。人能悟得此信,無處不有,無時不在;貫乎古今,通乎萬物;君臣父子,日用常行,無不是此信;此信之妙,在天地,名天地;在萬物,名萬物;雖不自居其名,無名之名,自開辟以來,無改無易;雖聖人複(復fù)世,亦不能去其名;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此等真名,能閱天地萬物之衆甫,所以不去也。閱,是檢視衆甫,是衆善衆美。大道本不檢視於衆甫,因無乎不在;若有檢視之義,本無徧(遍biàn)歴之勞;因無物不生,無物不成,若有徧歴之義,天地萬物之衆善(衆)美無不閱。不去之真名,與不去之玅(miào)義,不從可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