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晨读14-《道德经》13

泰然晨读14-《道德经》13

2016-06-12    07'53''

主播: 泰然国学社

47 1

介绍:
我们“泰然晨读”的宗旨是“传承经典、领悟大道、比肩圣贤”!本次《道德经》的导读有两位大德做导师,一位是当今易学泰斗马恒君教授,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马老师的《周易正宗》被学界评为易经学习的教科书;另一位大德是憨山德清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曹溪中兴祖师。其功德巍巍,为后人所敬仰!一位是文化的巨擘,一位是禅宗大德,跨越时空,交相辉映,一场文化的盛宴,您准备好了吗?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 【马老译文】 遇到荣辱大惊小怪,把大祸患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什么样的表现叫做遇到荣辱大惊小怪呢?认为受到荣宠就无上尊贵,受到屈辱就无比下贱。得到了要吃惊失去了也要吃惊,这就叫做遇到荣辱大惊小怪。什么样的表现叫做把大祸患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呢?我之所以会有大祸患,正是因为我有生命等到我没有了生命,我还会有什么祸患?(显然生命重于祸患)所以说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获得天下天下还重要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对自己的生命比获得天下还爱惜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 【憨山大师译文】此言名利之大害,教人重道忘身以袪累也。宠辱若惊者,望外之荣曰宠。谓世人皆以宠为荣,却不知宠乃是辱。以其若惊。惊,心不安貌。贵大患若身者,崇高之位曰贵,即君相之位。谓世人皆以贵为乐,却不知贵乃大患之若身。以身喻贵,谓身为苦本,贵为祸根,言必不可免也。此二句立定,向下征而释之曰,何谓宠是辱 之若惊耶。宠为下,谓宠乃下贱之事耳。譬如僻幸之人,君爱之以为宠也。虽卮酒脔肉必赐之。非此,不见其为宠。及其赐也,必叩头而啖之。将以为宠。彼无宠者,则傲然而立。以此较之,虽宠实乃辱之甚也。岂非下耶。故曰宠为下。且而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也,患失之。是则竞竞得失于眉睫之间,其心未尝暂自安。由此观之,何荣之有。故曰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此其所以宠是辱也。贵大患若身者,是以身之患,喻贵之患也。然身,乃众患之本。既有此身,则饥寒病苦,死生大患,众苦皆归,必不可免。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无身,则无患矣。故曰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然位,乃祸之基也。既有此位,则是非交谪,冰炭攻心,众毁齐至,内则残生伤性以灭身,外则致寇招尤以取祸,必不可逃。故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贵。无贵,则无患矣。故曰贵大患若身。(拳拳入肉,入骨三分,描述的人性)笔乘引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盖言贵为君人之患。庄子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祀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狐豚,岂可得乎。斯言贵为卿相者之患。老子言苟知身为大患不可免。则知贵为大患,亦不可免也。然且世人不知贵为大患,返以为荣。爱身取贵,以致终身之累。皆非有道之所为也。唯有道者,不得已而临莅天下,不以为己显。虽处其位,但思道济苍生,不以为己荣。此则贵为天下贵,非一己之贵。如此之人,乃可寄之以天下之任。(当今的社会,这样的干部很少啊)然有道者,处崇高之位,虽爱其身,不是贪位慕禄以自保。实所谓卫生存身以行道。是则爱身,乃为天下爱其身,非私爱一己之身。如此之人,乃可托以天下之权。若以此为君,则无为而治。以此为臣,则功大名显。故道为天下贵也。故日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我们平常说的寄托,来自于此) 【续貂之语】这一章表面上讲的“宠辱若惊”,内在描述的是得失心过盛的过患。“宠辱若惊”就像身体有大的过患一样啊!为什么这么讲呢?世俗人的眼中,宠是可以标榜的好东西,辱是低下卑劣的东西。对于恩宠,得到了就像受到惊吓的样子,失掉了也像受到惊吓的样子。寥寥几笔,刻画出世俗中人宠辱若惊的样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啊,是你的得失心太过强盛了,是自己拿自己太当回事了的缘故啊。大家可以琢磨一下,当一个人把名声看的过分重要的时候,有人略加侮辱,他就受不了了;当一个人把钱财看的很重要时,金钱的得失对于他就很重要了。笔者想起很多群里发红包的案例,有一些朋友把几块钱的得失看得很重,抢到几块钱兴奋无比,等到该自己出红包的时候,就心疼的不得了,每每看到此处,不觉想起“宠辱若惊”的话语来,不觉一哂!老子用精短的文笔,勾勒出一幅世俗人真实的生活写照,让人叹服。如果一个人把名望、财务、权利看的很淡,一时的得失又能影响他什么呢?“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所描绘的不正是得道之人的生活吗!中国的道家思想是国人内心的精神源泉,帮助国人从世俗的追求中解脱出来,让自己身心自在,灵魂自由!当我们明白外在的荣辱,其实正是内在心境的体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宠辱若惊”的大用就体现出来。一个重视自己的内在追求,明白心境一如,能够跳出宠辱循环的人,才可以值得信任,才能被寄托重任。在现实中很多的领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在商业中哪一位领袖不是重任在肩,承受一时之荣辱,率领大家突破重围,突破人性的陷阱,最终得到圆满的结局的。也有很多的案例,说明了短暂辉煌以后,陷入人性的陷阱,被享受、虚名所累,最终一败涂地的!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