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晨读49-《道德经》48

泰然晨读49-《道德经》48

2016-07-18    05'45''

主播: 泰然国学社

66 3

介绍:
我们“泰然晨读”的宗旨是“传承经典、领悟大道、比肩圣贤”!本次《道德经》的导读有两位大德做导师,一位是当今易学泰斗马恒君教授,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马老师的《周易正宗》被学界评为易经学习的教科书;另一位大德是憨山德清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曹溪中兴祖师。其功德巍巍,为后人所敬仰!一位是文化的巨擘,一位是禅宗大德,跨越时空,交相辉映,一场文化的盛宴,您准备好了吗? 《道德经》第4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无为而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马老译文】治学是知识一天天增多,修道是私欲一天天减少,减少了又减少,一直达到自然无为,自然无为就能无所不成。获得天下总是要靠清净无事,等到有所作为的时候,就不足以获取天下了。 【憨山译文】此承上言无为之德,由日损之功而至也。为学者,增长知见,故日益。为道者,克去情欲,穷形泯智,故日损。初以智去情,可谓损矣。情忘则智亦泯,故又损。如此则心境两忘,私欲净尽,可至于无为。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民果化,则无不可为之事矣。此由无为而后可以大有为,故无不为。是故取天下者,贵乎常以无事也。无事,则无欲。我无欲,而民自正。民自正,而天下之心得。天下之心得,则治国如视诸掌,此所以无事足以取天下也。若夫有事则有欲,有欲则民扰,民扰则人心失。人心既失,则众叛亲离,此所以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者,此耳。旧注取字训为,摄化之意。应如春秋取国之取,言得之易也。 【续貂之语】本章继上章深入描述了得道的路径!老子给大家讲了,通常的教育解决的是求知的问题,求知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求道则恰恰相反,事物的根本一定不是复杂的,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理一定是简单到极致的!《道德经》前面已经为大家揭晓了答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求职的惯性是从简单走向复杂,当我们学到了知识,这只是知识的第一步,我们需要实践,才能领悟到,我们领悟的东西才能叫体会!这也是求知和悟道的不同!我们悟到事物的根本以后,处理问题才会抓住关要,举一反三!“尽己、尽人、尽物”之性,自然事半功倍,外用则可名满天下!一切的根本,要彻悟“大道”,没有悟到根本,冒然而为,挫折一定伴随,功名一定不显!本章有大用,各位看官自己洗洗品味,悟后而行,方为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