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存在就是经典
这个周末大家过得好吗?周末是否又想起文文了?今天,是《中庸》第一课,我很激动。有同学说,今天早晨我的声音有些小。就是说我的声音有不确定性,在不确定当中如何把握确定,需要把握智慧,需要从我们国家经典中把握智慧。
我们所生活的国家叫中国,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尧、舜、禹、夏、商、伤周、春秋、战国等多个历史朝代,中国,这个词在经典中多次出现,中国就是我们国家的大名,就像一个人可以有多个小名,但大名从未变过,即“中国”。孔庙里有一道重要的门叫,大中门,我们中国有一部重要的经典,叫中庸,中庸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智慧。
什么叫中,中即是刚刚好,正正好,恰恰好。有一个先生讲了一个比喻,社会就是一个大烤炉,人在里边烤,没烤熟的是白种人,烤过了的是黑种人,烤得恰恰好的是黄种人。如同我们煎鸡蛋、煎馒头片,没烤熟时是白色的,如果烤过了就是黑色的,只有烤的刚刚好时是黄色。听了这个比喻,我笑得前俯后仰,但也说明一个道理,中,即使刚刚好,正正好,恰恰好,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什么叫庸?庸者,用也。中庸,用中,中用,中庸,就是用中,唯有如此,才能中用。昨天有一学员说,我要好好学习《中庸》,要五加二、白加黑的学习。这是在用中吗?这是激进,这样做会出师未捷神先死!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耐力最重要,持之以恒的恒定才是中,恒定在久,美成在久。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做事刚刚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学习课前,课中课后都很重要。
中庸之道,如此重要,朱熹把《大学》《中庸》从《礼记》拿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经。上古时期先贤圣哲天下相传,尧传舜,舜传禹,当时有16次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16字心传就是中庸的主旋律,中庸之道,不可不学,作为一个中国人,居住在中原大地,不学中庸,实为遗憾。
学习经典要把握经典的逻辑、圣贤的思维,即:一以贯之、两两相对、三者,参也。这些关乎一个人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价值体系很重要,信奉什么就会走向什么,从小知是非好恶很重要,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一个人生活的唯一支撑,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是很麻烦的。看到一则新闻,一位黑老大高调出狱,放鞭炮,几十辆车,搞的和衣锦还乡一样,不知丢人,问婚庆公司为什么这么做?说给钱,一个社会只剩下钱这唯一价值观取向时,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蹲监狱这件事不可怕,而怎样看待蹲监狱这一问题很可怕。以往家里有一人蹲监狱,会几代人没面子,众兄弟娶不上媳妇。有人抄袭别人,问你为何抄袭别人,回答,我抄了又怎样?你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不怎样。有一个人在为父母守丧时,穿得漂亮,吃得好,子曰:心吗?回答,安。子曰,安则为之,意思是说没正确价值观就没什么好讲的了。昨天我看到我们微信群一个孩子的《大学》毕业论文,很高兴,很惊喜,文中写道,大学,学大,我们要从小恩小惠、小得小失、小谋小利中脱出,但大有立足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平时要孝亲尊师、爱岗敬业、礼敬他人,把老祖宗的东西代代相传。
学习经典,还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继而影响生活方式。昨天杨富荣在日记中写道,早起学习,做早餐,读书,送孩子到学校,然后全家去给爷爷过生日。中吗?很中!大家要学习杨富荣同学,在似水流年的生活中,守住中。昨日还有同学给我小窗,说“一以贯之,两两相对,三者参也”12个字被人模仿,希望我注册。我哈哈笑,说,一直被追随,从未被超越,你的生活就是经典,你的存在就是经典。昨天晚饭时,婆婆给我说,你的鞋子穿很久了,我给你买了双新鞋子,你看看颜色喜欢吗?还有你的白色的衣服,我给你洗过了,用肥皂打过,洗的特干净。我的小孩说,奶奶,你做了就做了,不要显摆,一显摆就没有功劳了。婆婆又说,我做的事就是轻如鸿毛,不像你们做的事,重如泰山。我喜悦地对婆婆说,妈,我敬佩你,你对世界的认知在突飞猛进,妈妈的文化在迅速提升。婆婆以前还说过,我把阳台收拾干净了,你可以去阳台读书了,昨天我拿出一本书一看,啊,我花眼了。哇婆婆也开始看书了,听到这里,文文对经典的感激,对孔孟老庄的感激无以言表。我想用下面这段话,作为今天的结束语,同时也表达我的心情。
一直以来,影响我最深的是你。一直以来,指引我前行的是你。一直以来,多少个无眠的夜晚?都是你的陪伴。我感受了夜的孤独,也感受了你的温暖。我体会了思想的空洞,也察觉了你的充盈。我想轻轻地告诉你,我爱你,论语。我爱你,大学。我爱你,中庸。我爱你,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