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18天(总189天):事死如事生
儒家文化,也可以被称为礼乐文化,礼在我们的文化中到底有多重要?为何会这么重要?本章《中庸》,可以让今天的人体会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和良苦用心。
传家百宝箱
贾老师家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放的是自己给儿女写的信。她说,当儿子的儿子、儿子的孙子,再次打开百宝箱的时候,他们会记得我们家有个爱读书的老太太。这种传递好温暖,我也要备一个百宝箱,装上儿子给我写的信,感谢我们这群人,互相鼓励,一起成长。
礼乃天地之序
礼是什么?夫礼,必本于太一。太是什么意思?有位著名的学者解释太:最于最、大于大,最当中的最,大当中的最大。古代的礼仪,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丧葬之礼最为重要。“禘尝之义”,禘,古代的天子,宗庙大祭。尝,秋祭(古代春夏秋冬都要祭祀)。古人祭天、祭地、祭列祖列宗、历代先贤。孔子讲“择贤以托其身”,最于最、大于大的贤是谁?天地。天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古代每个村的祠堂当中,都供奉着天地君亲师。敬天、敬地、敬领导,敬父母,敬老师。敬君是要尊敬领导,因为领导身上承载着标准。
做一个通达的人,天地在我心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什么是“达孝”?达者,大也。做一个通达的人,就是做一个大人。达孝,大孝,最大的孝大到什么程度?“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继承祖上的志向,把父辈没有完成的志向,继续完成,就是最大的孝。一个真心地热爱他的事业,一定希望他的事业可以传承下来。但很多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相反的,比如写文章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这辈子都不要写文章,做酒店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不要做酒店……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从来没有在骨子里和自己的工作谈一场真正的恋爱。《论语》中也记载:“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改父之道,是境界很高的人。为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很厉害,我要是不换人,怎么知道我很厉害?太有“我”了。
当一个人太有“我”的时候,在天地之间行走的路径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直到小到像一条缝一样。如果把这条缝打开,把那个“自我”纠正,不断的出现那个真正的“大我”,追求客观、追求正义,那条夹缝就会不停的扩大,大到和天地一样。人行走在天地之间,天地终究在人心,人心小的可以和针缝一样,人心也可以大的让天地在心中。
各就其位,才是真公平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修祖庙,供奉列祖列宗。古代的教化体系,天子立七庙(7间屋),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不同的人享受不同的规制。今天的人追求公平,不管天子和百姓都要一样,一样意味着公平吗?简单的把“一样”认为是公平,是大错特错。比如提重物,男人提还是女人提?我们每个人担负的职责不一样,使命不一样,享受的权利也不一样,贵在各就其位。
底线上牢固的人,才有可能触及最高理想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叙事,所以辨贤也。”昭穆:祭祀的时候每个人站的位置,左昭右穆,携子抱孙,有严格的规制。站在什么位置,就知道他将来是干什么的,比如太子位就是太子位。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为什么要这样?嫡长子继承制有他非常科学的方面,君王有9个儿子,如果不定下来太子,9个儿子的主要任务会是什么?争太子之位。作为一个父亲,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是兄弟相残。还会带来党争,国家动乱。如果长子没能力,三儿子很能干,怎么办?这就是我们文化的妙处,它把持底线。有一个聪慧的人治理天下国家当然很重要,比治理国家更重要的是兄弟相宜。
两两相对,只有在底线上牢牢不动,如如不动的人,才有触及真正上线的可能性,才能真正发挥到上限,实现最高理想。《中庸》讲天命之谓性。很多人说读不懂,因为我们的心量在底线上已经没有概念。圣贤书读不懂,最大的障碍是心性的问题,现在人对于终极问题的思考太少了。
做事、做人,一以贯之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按照爵位来排序,公、侯、卿、大夫,大官在前,小官在后,分出了尊卑。“序事,所以辨贤也”。祭祀中把一件事交代给某个人,干得好不好,才华马上就显露出来。任何一场活动中,一个人的表现完全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性。古希腊有句名言:比完成一件事更重要的是完善一个人的人格,但一个人人格的完善,是从他做事情当中来体现的。不要觉得祭祀就是去磕几个头就完了。这一套程序走下来,里面的内涵大着呢!
祭祀先人与源头链接,亲人相聚,找到榜样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旅,众人;酬,以酒相劝。旅酬之礼,宾弟子、兄弟之子,祭祀之后,就是宴席。直到今天,清明节回去祭祖,祭祖之后,还要一起吃顿饭。聚在一起增加了亲人之间交流情感。人终究是情感的动物,终究是要在被肯定当中获得成就感,人的终极追求就是在事业上被肯定、在亲情上得到温暖,我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各就各位,找到归属感
逮贱,小辈向长辈敬酒。体会家族的归属感,礼敬贤达的人。小孩儿不能担当大事,给长辈敬酒,也感到荣耀。我们老祖宗,让上下各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燕毛,所以序齿也”:祭毕宴席,按照头发的颜色(白色黑色)分出来长幼。
宗庙之礼,禘尝之义,祭天祭地祭祖宗,通过仪式把教化含在其中。读经典、观礼仪,终极目的只有一个:教化人心。每个人都把应该做事情做好,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
向上仰望,不要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要切断和一方水土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