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22天(总193天):世上最重要的路及交通工具
儒学作为本真的心相,讲的都是关于初心的话题。无论多高的修行,一旦背离了现世的生活,都会走向完全的反端。保持对生命的觉知,坚定的去践行,就是仁者。
换思维、养习惯,树信仰、成事业
周末看到文昌中学易老师说,通过学习,转变一种思维,培养一种习惯,是我们学习的起点;再加上两句话,树立一种信仰,成就一份事业,是学习的终点。如果思维不转变,连开始(起点)都不可能。比如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有位领导非常愤懥的讲,我们高层领导认识都非常到位,但是我们的员工就是不开窍。是这样吗?这是最可怕的事情,自己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到位的,实际却没有行动力。如果从上到下都是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不可能有不改变的情况。
如果不转变这种思维,始终认为领导已经认识很到位,员工不行;家长认识很到位,孩子不行,如果没有思维的转变,一切都没有开始。
有信仰,有力量,有行动力
行动力就是培养一种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不了习惯。天天都行,才能成习惯。比如电视剧中演的英雄,很多人可以做一时的英雄,关键时候能够冲上去,这个不难。难的是能够隐忍,看到亲人被害,也不能出手阻止,这靠的是什么?唯有一种力量,可以成就终极的英雄---信仰。为什么有人天天起会有力量,因为信仰。也只有在真正信仰的前提下,才能够来谈成就一份事业的话题。
儒学在讲本真的心相,不忘初心
世上有五条最重要的路,“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现代性的后果》这本书的中国译者说:儒学的魅力,儒学作为本真的心相,讲的都是关于初心的话题。比如《葛覃》,孔子评价这首诗,“见世民之初。”讲老百姓的初心是什么?劳动是人的初心,干活的时候我们的确有抱怨,但是人这一辈子能离开干活吗?比如可以加班,但加班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儒学作为本真的心相,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把人间问题当成全部灵感的源头。”
所谓的修行,如果没有从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出发,如果背离了现世的生活,所有的努力和心性都想从现世生活中出离,无论多高的修行,一旦背离了现世的生活,都会走向完全的反端。
1
把握关系的平衡
儒家虽然讲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但具备几个特性:一是初心,二是对现世生活的终极肯定。把人间问题当成全部灵感的源头,在各种关系的平衡当中,一定要顾及他方的利益,但是任何顾及他方利益,如果以失去自我为代价,是不合适的。欣赏和成就另外一个生命和灵魂,前提是要欣赏和成就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后果将是全军覆没。同时也不是走向反端,只有自己。平衡很重要。
2
通往达道的交通工具,智、仁、勇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世上有五条最重要的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知、仁、勇。“所以行之者,一也。”我们传统文化中讲的美德,任何一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智仁勇)都可以通天通地,通世事人情。它们就像祖宗给我们留了很多条路,最终都可以通达终极。比如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有一颗柔软的心,一定有全然的勇气;一个很有仁德的人,一定很有智慧人,同时又有全然的勇气……这三个点是一样的,行之者一也。
3
我们的祖先,给每个人都留了一条路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我们的祖宗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道路之宽广,心境之广博,格局之高,视野之宽,远超我们的想象。《现代性的后果》写道:“在孔老夫子的故乡,中华民族就靠着写着、读着、默默修持着自己的心念,默默挑战着自己的极限,唯愿同此道者日众。则华夏民族,虽历经劫难,终不至于因我辈而沦为文化小国”。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说,我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三代以上就形成了新的传统,中华民族再一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同传统文化决裂,现在就到了第三代的边缘,我辈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很重要。
孔子眼中的知、仁、勇:知是什么?
仁是什么?勇是什么?很多人写“知仁勇”的论文,自己却是一个不知、不仁、不勇的人。智仁勇不在论说,只在心行。凡是在道理层面的问题,人类文明的宗主都已经给出了答案,不需要再论述。“好学近乎知”,好学不是知,但“好学非知,然足以破愚”,我们的文化就这样,要实现一端,只需从另外一端入手。愚蠢的事儿不干就是智;天天说一套做一套,是个聪明事儿、还是愚蠢的事儿?空车上路,只能先保证自己。当每一个人都保证自己,就都不用管了。
仁是人性的觉知,是力行
开始觉知到我是一个人,全然的自觉,只有自觉的人才可能有仁,仁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爱,古人讲仁不讲爱,不是因为仁和爱有差别。仁是人性的自觉,对自己完全的觉知,这种觉知靠什么来实现?力行近乎仁。认为对的事情,去行动,去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