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心:劝君修“止”(上)

光明心:劝君修“止”(上)

2020-05-22    07'30''

主播: 楚耘

148 4

介绍:
光明心 光明心绪言 2017-07-29 我们说得太多,想得太多,做得太多,我们总是在忙碌,以至于我们一直沉陷于迷乱当中。很多人在对“市俗”的忙碌厌倦之后,又陷入各种“心灵成长”、“修行”的忙碌。这其中,有一种非常细致的,能够给头脑一种强大慰藉的、安定剂般的忙碌,称之为“观照”或“觉察”。 观照、觉察、觉知这些名词,已经被无数本心灵成长、心理励志的书所滥用,误导着热衷心灵探索的现代人。要知道,没有“止”的观照、觉察是非常危险的,这种散乱心、分别心的观照、觉察不仅仅是肤浅的,无法洞见万法的实相,帮助我们从虚幻的执着中解脱,而且还会导致扭曲、误解的认知结果,带来无法自知的烦恼与痛苦,甚至,误以为是直觉与智慧的增长而滋养傲慢心,成为心灵偷窥与炫耀的工具。 真正的觉察、观照,必须在止的基础上才有发展的可能,此所谓:止成观乃就。 就像一个手电筒,止相当于电池,观相当于电筒照射出的光,没有足够的电池能,光线当然就不能远照与清晰,这就是说,心的稳定能力(止)是心的认知能力(观)的基础。 众生的心有二种病:散乱与昏沉,故佛有二个对治药方:止与观。 止,就是系心于一缘——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目标而不变动、散乱,目的就是停止妄想,制心一处。系心一缘的初步必然会有作意、刻意、努力的成分,以对抗习惯性的分心散乱。一旦注意力能够集中于所缘目标后,系心一缘就应该转为“息心于一缘”或“歇心于一缘”,意味着要尽量减少做意、努力的成分,而是非常放松地安住于所缘,这当然是需要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 系心一缘的所缘对象非常多,对于初入道的人来说,比较好的则是以呼吸作为所缘对象,也就是佛陀传授的安那般那法门,佛教中称之为甘露法门。 天台宗智者大师的《止观坐禅法要》中关于止有三个层次:系缘止,制心止,体真止。 系心一缘就是系缘止,初步将心专注于一个目标,比如呼吸。 所谓制心止,就是不用任何方法,只是放下万缘,歇下妄念,然后安住在妄念歇下来的状态中。这其中有二个层次,一个是歇下妄念,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另一个是歇下对妄念的分别,不动心去分别念头、情绪、感受。前者对治的是妄念,后者对治的是分别心,二者之间细微的差别,须丰富、深入的坐禅实践方能体会。 体真止,相当于安住在心的本质上。当然,要安住于心的本质上,首先得先“认出”心的本质,继而才能安住,或者说,即使认出了心的本质——真心本性、心性,还只是真正修行的开始,还须不断地在其上做止的功夫。只是这时是比较殊胜的止,姑名之胜义止,在此基础上还有更上层楼的胜义观。 无论制心止还是体真止,本质上仍然是系心一缘,只是所缘不同,比如,制心止,是心安住于没有妄念的清净境界上,而体真止,所缘的对象则是心本身,即心安止在心本身上,如此则完全超越了二元的能缘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