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我们所有的反应活动都是出于过去的“程序”,这在佛法中称之为因缘或因果:如是的过去就有如是的现在,就有如是的未来。
但这是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命运、定数呢?绝对不是。命运、定数在常人的观念中是不可改变、绝对如此、只能如此的。但因缘法的道理并非这样。
比如,一个喜欢生气的人,遇到误解、批评、责备、不称心时,习惯性的反应是生气,是因为过去的“程序”中生气这种习惯性的力量比较大,所以,他会自动因循这个习惯的力量。但是,并非他过去的“程序”中只有生气这个因素,而没有其他的因素。
比如还有几种情况也可能存在:
1、他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因为他知道生气于风度和健康都不好;
2、他平静地与对方解释、说明、澄清;
3、他反思自己,发现确实存在过失而产生愧疚、忏悔的情绪;
4、他反观内心,去体会“谁”在生气;
他过去的人生积累中也一定储存有关乎上述几种可能性的道理、知识、见闻、经验,只是生气的反应习惯过于捻熟,而控制、反思等没有力量,所以,他更容易表现出生气的反应模式。
对于一个习惯生气的人来说,一旦调动习惯于生气之外的其它的“因”,比如上述的四种态度中的一种,那么,事情的走向就往往发现很大的逆转。
虽然这样非常难,因为我们无意识的习气的力量非常强大,比如,我们更愿意习惯性地指责、辩解、挑剔而不愿意反省、忏悔、道歉,虽然我们都明白自己未必比指责的对象更完美。但我们仍然有改变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因缘就发生了改变,命运就发生了改变。
从这个层面来说,可以说是有主观能动性或自由意志的存在。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至少从理论上我们是可以把握命运的,事情是可以因当下的一念选择而改变的。
过去程序中储存的种种“因”相当于无数的“天线”或接收器,当下的对境与某种“天线”相应,就发生相应的反应。这并非说其它的“天线”绝无反应,只是其它的反应不符合我们的习惯而被放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改变命运一定要修止观,止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控制力,而观则能够帮助我们获得选择的智慧。
但是,无论你通过自由意志调动哪一种“因”与当下的缘相应,根本上还是程序反应,是程序中固有的因与当前的缘发生反应。假如过去没有听闻过上述第四条所说的“‘谁’在生气?”这类的启发、教诲,就不会以这个“天线”去反应。如此说来,自由意志仍然是不自由的,仍然是有限的。
最重要的是,佛法的究竟意义并不是为了把某种命运改变为另一种命运,把某种因缘改变为另一种因缘,因为那样的话,人还是活在对应的反应模式中,还是活在因缘的束缚中而不自由,佛法的究竟意义在于如何超越因缘的束缚而达到解脱。从修行上来说,根本上我们还是要超越造作的止观。
也就是说,任何命运的改变,或者任何通过有为、造作、努力所达成的禅定境界,即使非常神奇、稀有,都是出自于自我,而出自于自我的动机、行为永远无法出离自我,最终依然受困于自我、服务于自我,也就是受制于程序反应、服务于程序反应。
唯有了悟空性的智慧,才是出离自我、出离三界的唯一法道。而了悟空性却不是任何一种方法、技巧、努力、造作可以达成的,它是一种见地,勉强说它是一种认识论,一种意识状态。它是我们本自具足的状态,是可以被我们“发现”,但绝不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在佛经中称之为“内自证智境”。
关于“内自证智境”,我们有必要做一点文字上的理解。
“内”,说明它不是任何外在的、外来的。
“自”,说明是本自具足的,不是努力、创造的。也包含着别人无法通过加持、恩典给予你。
“证”,说明不是理解、想像,而是发现、进入、成为。
“智境”,说明是别于我们凡夫的识境而言,也就是有别于我们的程序反应的认识境界而言。
既然是“内自证智境”,它就无法思议、言说、传达。毕竟,即使是生理上的疼痛感我们都无法通过言说来使最关心我们的亲人感同身受,何况抽象的心理感受,诸如悲伤、忧郁等,更不用说超越程序反应、离于二元的“智境”呢!充其量我们只能通过语言、思维作一些相对的、模糊的、笼统的描绘,像指向某地的路标一样,如禅宗所说的“标月之指”。
接下来,我们试着就此作一点相对、模糊、笼统的描绘。
肆
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各种摆设、物件,由于使用的需要,这些物件、摆设在不断地增减、变动,但桌子始终如如不动。
一片广褒的大地上,分布着树林、房屋、道路、山岭、河流……,由于规划的需要,这些分布也时常发生着调整、改变,但大地始终如如不动。
电视机屏幕上,播放着电视节目,随着需要,它也在不断地变换着节目内容,但屏幕始终如如不动。
浩瀚的太空,存在着无数的星球,太空中星球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殒落、毁灭以及新生,但虚空始终如如不动。
…………
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
1、桌子、大地、屏幕、太空是其上或其中一切存在的基础、平台、空间。比如桌子就是它上面所有摆设、物件的存在基础、平台。
2、桌子、大地、屏幕、太空其上或其中存在的一切现象是无常变化的,它们的变化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是受因缘法则规范的。(因缘法则的内容可参考“四重缘起”。)相比较而言,基础、平台、空间则是稳定,甚至是如如不动的(比如虚空)。
把上述物理世界的现象类比到心灵世界,对我们理解空性会很有帮助。
人的念头、情绪、想法等等意识活动也是在一个空间中存在、显现,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心里很悲伤、心里有想法、心中很愤怒、心里很纠结、心里很愉悦……所有这些心念活动都在“心”的空间生起、显现,最终消散于心中,而这个意识现象存在与显现的空间我们称之为空性。如同电视节目在电视屏幕中显现、自然界的一切在虚空中显现一样的道理,空性就是意识活动存在显现的背景、基础、空间、平台……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无论我们的意识活动回溯或憧憬到多么遥远的尽头——前世或极乐世界,也无论我们的意识活动平凡或神奇到多么不可思议的境界,都走不出“心”,都只会在“心”中显现,也就是说时间与空间都走不出这个“心”。
我们要认识空性,就是要认识这个“心”,认识这个能够包容并且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心”。
我们的迷惑就是一直受困于时间与空间,攀缘其中显现的种种意识境界、状态,不断追逐、分别、执着它们,却几乎没有人去关注使一切境界在其中得以存在与显现的“心”。
如同太空、虚空,银河系、无数的星球乃至山河大地、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都在虚空中显现存在。在这里,虚空比喻为空性,是使一切存在的空间、基础、背景。我们可以分别、指涉、认识虚空中种种的存在现象,但是,却无法指涉、分别、认识虚空是什么。
虽然虚空无法指涉、认识,却不能说虚空不存在,它是一切存在安立的基础,没有虚空,一切就无法安立,有一句禅诗对此有非常优美的描绘:无一物中无尽藏,有山有水有楼台——虚空无形无象,无可指涉,但却含藏一切。
这其中还有一点需要理解,一切在虚空中显现,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光。这里所说的光,包括了人类所指的明亮与黑暗二类。我们习惯把能够看见的指为光明,看不见的指为黑暗,实际上,黑暗只是人类看不见的一种光。比如蝙蝠以及深海中的某些鱼类能够在黑暗中避开天敌与捕食,这就说明黑暗也是光的一种,只是不在人类的可见范围内。
这种使一切存在能够被认知的光是虚空本自具足的一种功能,它也像虚空一样遍一切处,虚空、光明、万物共同形成了“无尽藏”的世界。
那么,我们内心的意识活动是如何被认知到的呢?是通过内在的光明,这个光明就是觉知,觉知在此类比为虚空中的光。觉知就是空性本自具足的功能。因为觉知,我们得以认识在心中显现的一切意识活动。
如同一切的自然现象以及光都在虚空中显现,我们所有的意识活动以及觉知(光)也都在无形无象的空性中显现。其中的觉知(光)是空性“自带”的功能,就如同太阳“自带”光明,火“自带”热一样。
我们把上述的类比归纳为下面的简述:
虚空——光明——万物;
空性——觉知——意识;
太阳通过光明来照亮万物,火通过热来温暖万物,但我们无法通过纷纭庞杂、无常变化的现象来了解太阳或火,要了解太阳或火,最接近的途径就是了解它们本具的功能——光和热。
同样的道理,我们无法通过生灭不停的意识活动现象来认识空性,只有通过空性的功能——“觉知”来认识,因为觉知与空性是不二的,就如同太阳与光明、火与热不二的道理一样。
“认识空性”这样的表达,是囿于人类文字的局限所作的极易误解的表达,因为空性就像自然界的虚空一样,无法被指涉、认识,它不是一个可以被认识的对象,但我们也只能使用“认识空性”这样粗略的表达来继续说明。
如前所说,要认识空性,最接近的路径就是认识觉知。
什么是觉知?简单地说,一切发生在内心的意识活动我们无需努力就“自动”地知道,这个“知道”就是觉知。这其中要特别厘清觉知与分别的差异,具体细节,在此不赘。
认识觉知,在修行的过程中叫认识心性——心念的本性,心的本性是什么呢?就是觉知,类似现代灵修者们常说的“真我”。
在传统中,通常认识心性是由有直接经验的老师帮助学生直接领会,这叫做点化或直指。所谓的“上师”、“禅师”是指能够帮助弟子认识心性的人,而不是一味讲书本道理、传授知识的人。
认识心性之后还要不断安住,所谓安住于心性,就是持续稳定在非造作的不散乱状态中。这其中,“非造作的不散乱”是一个很有力的标准。
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认识心性相当于找到丢失已久的一匹马,但由于它在野外生活久了,野性十足,因此,在找到它以后,还要不断地驯服它,使它听话,最后能够乘着这匹马去向自己的目的地(空性)。
当我们在心性的安住中稳定,就不再认同种种意识的境界,心就从意识境界的迷惑、束缚中解脱出来,称之为心性解脱。
认识心性通常也被描述为某种“开悟”,因为,在此时会发现,过去我们一直忙碌于攀缘、追逐、执着各种念头、情绪,在妄念的大海中漂泊,因追逐不断变幻的如泡沫般的念头而疲惫不堪、无有休止,真的就像一场恶梦。
一旦认识心性,就像找到了生命之根、找到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