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公孙丑(下)~第3章

第四篇公孙丑(下)~第3章

2019-03-13    03'23''

主播: 吐故纳新681

184 1

介绍:
君子做事处处讲究合乎情理,不随意接受别人的钱财。 原文 陈臻(孟子学生)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赠七十镒而受; 于薜,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薜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译文 陈臻问孟子道:“前些日子在齐国,齐王赠送您上等金子一百镒,可您不肯接受;这次在宋国,宋君赠送您七十镒黄金却又接受;在薛地,薛君送您五十镒也接受了。如果前些日子不接受是对的,那么今天的接受就不对了;如果今天的接受是对的,那么前段日子不肯接受就不对了:您这两个做法中,一定有一个是错的。” 孟子回答说:“都是对的。在宋国的时候,我是准备要远出旅行。对远行的人一定要赠送一些盘缠,宋君临行说: ‘送上点盘缠’ ,我为什么不接受呢?在薛地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防备。薛君临行说:‘听说要防备,特意准备点钱买兵器’。我怎么可以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那就没有理由了。毫无有理由却要送我钱财,这无异于用钱收买我呀。哪里有君子可以用金钱收买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