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这种看法,与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是一致的。
原文
孟子谓蚳蛙(齐国大夫)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
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善矣; 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公都子(孟子学生)以告。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 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译文
孟子对蚳蛙说道:“您辞去灵丘的县长职务而要求当治狱官,(这事)似乎有道理,因为这官职可以向君王进言。可是现在已经几个月了,您怎么还没有进言呢?”
蚳蛙向齐王进言却没有被采纳,于是他便辞职离去了。齐国有人议论说:“孟子为蚳蛙考虑的还是不错,可他怎么为自己打算呢,那我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把这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我听说过这种讲法:有官位职守的人,不能胜任自己的职守就应该辞职;有进言责任的人,自己的意见不能被采纳也应该辞职。我既没有官位职守,我又没有进言责任,那么我进入退出,不是宽宽绰绰,十分自由自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