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万章(上)~第4章

第九篇万章(上)~第4章

2019-09-23    07'49''

主播: 吐故纳新681

321 2

介绍:
孟子在这里反复阐扬儒家君臣、父子的伦常大道。 原文 咸丘蒙(孟子学生)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舜的父亲)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曰,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惟则。’此之谓也。《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译文 咸丘蒙问孟子说:“俗话说:‘品德高尚的士人,君主不能将他当做臣子对待,父亲不能将他作为儿子对待。’ 舜向南面坐了天子的位子,尧带领天下诸侯面向北面朝见他,瞽叟也面向北面朝见他。 当舜看见瞽叟时,表情显得十分不安。 空子评论说:‘在这个时候,天下真是非常危险啊!’不知道孔子这话确实是这样讲的吗?” 孟子回答说:“不是,这不是君子的话,而是齐东地方老百姓的传说。(当时是)尧老了让舜代行君权 。《尧典》上说:‘(舜代行君权)二十八年之久,尧帝方才去世,全国人民如同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举丧三年之久,全国一切音乐娱乐都停止了。’ 孔子说过:‘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间没有两个天子。’ 如果舜已经成为了天子,他又统帅天下诸侯去为尧帝守三年的孝,这就是有两个天子了。” 咸丘蒙说:“舜没有把尧帝当做臣子,这个道理我已经懂得了。《诗经》上说:‘整个天空之下,没有不是天子的土地;沿着大路走到海滨,没有谁不是天子的臣子。’ 舜既然成为了天子,请问瞽叟不称臣,这是为什么? ” 孟子说:“这首诗歌,说的不是你这个意思,它是说作为本人忙于国事而不能亲自供养父母。这意思是:‘这些事没有哪件不是国家事务,为什么偏偏让我这么劳累呢’ 所以解释诗歌的人,不要拘泥于文字而妨碍对辞章的理解,也不要拘泥于辞章妨碍对本义的理解,用自己的体会去理解作者原意,这才算得是体会诗了。如果仅仅只看词句,那首《云汉》的诗歌说 :‘周代剩余的老百姓,没有一个留下来了。’如果相信这个话,那就是等于周代没有留一个人了。孝子最大的孝顺,没有比尊重父母更大了;尊重父母的最大程度,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了。为天子的父亲,尊贵到了极点;用天下来供养父母,是供养到了极点。《诗经》说:‘永远要保持孝顺,并用孝道作为天下的准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尚书》上说:‘舜恭恭敬敬的叩见瞽叟,态度极为谨慎恐惧的样子,瞽叟也就相信舜的诚意而顺从了。’ 这可以认为父亲不把他作儿子看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