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医的要点(一)人为本,病为标

第十章 中医的要点(一)人为本,病为标

2024-01-08    08'58''

主播: 吐故纳新681

97 1

介绍:
第十章 中医的要点 面对同一个病人,中医和西医大夫经常看到的是不同的情况。已故赵锡武大夫生前诊治的一个病例发人深省。一位老妇因便秘二十多天住院,西医疑为肠道肿物,剖腹探查未见异常。而患者从此每日腹泻,发低烧不退。最后确诊为“肠道菌群失调”,常规治疗方法需“肛灌”健康人新鲜粪汁,但为老妇所拒绝。后经赵老诊断为“太阳阳明合病”,投以“葛根汤加减”,三剂而愈。如果把肠道菌群比作“青草”,那么滋生“青草”的肠道就好比“土壤”。西医大夫看到的是:“草”没了,因此要播种“草籽”——接种健康人的肠道菌种;中医大夫看到的是:“土地”已经沙漠化了,解决的办法是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只要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天涯何处无芳草”?!两种医学理论,两种不同的诊疗手段!最终都有可能治好病,但认识问题的方法,差别却如此之大! 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中、西医学在基本概念、理论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的、全面的、深刻的,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是非优劣。其根本分歧在于:它们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上产生的医学,物质实体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相反,中国不重物质实体,而重关联实在。 具体而言:中医是关于人的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的相互关联的学说(与西医对象不同),它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和谐为宗旨,强调生命的动态的统一与和谐,即形气相感、形神合一。它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为本,病为标 在中医看来,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为本,病为标”。中医是要关心人,而不是人的病。他首先要发现人的问题出在哪儿,先得改变这个人,然后才能治愈这个人所得的病。 《黄帝内经》认为,病只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坏毛病不断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一个东西。病能否治好关键性的因素是人——病人能否改变生活习惯,能否改变人生态度,这是能否治好病的一个根本性的决定因素。用古人的话说,“人死于疾病者,色欲居其半,气郁居其半”,“香附解郁,只解易解之郁,而相思之病,必得其心上之人而郁乃解”。病人不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欲望观念,其病总有后患。这是《黄帝内经》里边的一个要点,这同样也是中医学一个重点,它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 《黄帝内经》强调和谐、强调止于至善,意思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至善。你能够做到“因天之序”,你就达到最高点了。之前我们讲过十二时辰的养生和四季的养生,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个主旨就是我们要因循着天的顺序,因循着身体的本性去生活,而不能逆反身体的本性。所以,要改变“人”才是最关键的,而不是改变病。 在《史记·扁鹊传》中提到“六不治”,就是有六种不治的病,不是医生不给治,而是这六种病人无法改变。第一种是“骄您不论于理,一不治也”。什么意思?就是不讲道理、特别任性的人,医生不能给他治病。因为他头脑中自有一套想法,根本不相信医生,不仅不听医生的话,而且“我执”特别重,就是“骄怒不论于理”。 “轻身重财,二不治”,一听说看病还得花钱,就不看了,这种人也没办法治。现在有些人特别奇怪,有的人没病却偏偏要吃药,天天维生素大把大把地吃;有的人是有病偏不吃药,要钱不要命,这是第二种不治的人。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这就是我之前说的“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的人,医生对这种人也基本放弃。比如说我们在对病人提要求的时候,让他几点睡觉,他都说做不到;不让他吃什么,他说也做不到。这种人不遵医嘱,也没法治。 然后是第四种人:“阴阳并,脏气不定。”就是阴阳气血和脏腑气脉都已经飘忽不定了。中医认为当病人出现“七怪脉”时,就是病人已经有病危的相了,一般的医生也不给他治。古代的医生要论“把脉”,并且一定要学会把七怪脉和死脉。当出现这种脉象时,一般的医生都会明哲保身,说:“我没有什么太大的能力,不能给你治病了,我给你点钱,你就爱吃什么吃什么吧!”古代人只要一听到这么说,就明白了。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形羸指特别瘦弱,身体已经瘦弱到极点了,连药都喝不下去了,这是第五种不治的人。其实古代对这种人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神奇的灸法。关于这种方法,有一本书记载得比较详细,叫做《扁鹊心书》。实际上灸法在古代既是一种强身健体方法,也是救命法,但如果你把元气耗光了,神仙也救不了你。 第六就是“信巫不信医”。现在来说,就是只信西医不信中医,或只信中医不信西医,或只信气功师不信医生,等等。既固执又偏执,而唯独不相信自己,不相信治疗疾病的根本力量源于自身的元气和自愈力。这种人把如此宝贵的生命完全依托于他人之手,任人摆布,从不反省自己得病的根由。事实上,这种人已经放弃了自己,后果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