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键词瞬间理通诸子百家

一个关键词瞬间理通诸子百家

2020-11-09    09'29''

主播: 在大洋

119 0

介绍:
对待传统有三种态度 我们一般都是从初中第一次在课本里接触到百家争鸣这个名词,然后知道要背的东西好多,后来越来越繁琐,流派那么多,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到它们的头绪。 实际上,这里面有个基本结构,这些流派依照它们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可以把它们区分为三大类,把这三大类搞清楚了,也就找到头绪了。 对待传统可能有三种态度,一是力挺,认为传统好极了;二是抛弃,认为传统坏透了;三是无所谓,它是好是坏跟我没关系。 这三种态度,分别就对应着,儒家、法家和道家。其他的诸子百家,都可以视作这三家的某种变形;因为对待传统的态度一共也就这三种可能。 可以把这三种态度再用三个更清晰些的词来表述。 第一种,复古。它认为,之所以事情搞糟了,是因为人们背离了传统,当今之计,是努力回归到传统;这是儒家的态度。 第二种,开新。它认为,之所以事情搞糟了,是因为我们到现在还没抛弃掉那些讨人嫌的传统,当今之计,是努力开创新的规范;这是法家的态度。 上面这两种态度,都有着积极进取的入世心态,只不过是给出的办法正好相反。因为儒家和法家都诞生于中原地区,这里人口众多,秩序复杂,不以入世的态度,难以面对问题。 但是在地广人稀、山川众多的荆楚大地,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出现的可能性,那也就是第三种态度,出世,这是道家的态度。 道家认为,正是各种入世的念头才把事情搞糟了,倘若不再追求转瞬即逝的现世成就,那么天地一下子就宽了,传统本身好不好、有用没用,根本无关紧要。 今天,在面对很多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发现这三种对待传统的典型态度。 儒家:克己复礼 儒家是从商周两朝的巫师系统发展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巫师,不要把它理解成现代的跳大神那种巫师,而是古代沟通天意与人事的神职人员。这种工作主要通过占卜和祭祀来完成。 《左传》里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正经是个国家大事,这属于最高的“礼”,而巫师们就是“礼”的具体操作者与记录者。 到了礼崩乐坏的时候,要想复古,第一步肯定得先说清楚这个“古”究竟是什么。巫师系统有这方面的很多记录,当然就是最合适的解说人选,他们由此就逐渐发展为儒家。 我们可以把孔子理解为儒家的开创者,也可以把他理解为此前巫师传统的集大成者。 孔子认为,复古的路径是“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的各种冲动,依照传统留下来的“礼”的要求来做事。这样就能达到儒家的最高理想——“仁”,就是“仁义”的“仁”。 在春秋时代以前,人们依照“礼”来做事,只不过是对于传统的盲目跟从,随大流就行,用不着什么勇气。 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依照“礼”来做事,就会显得迂腐,因为大流已经变了,遵从“礼”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这时如果仍然坚持这么做,那唯一的理由就是,“这样做是对的”,这跟有没有好处没关系。 这种主动抉择是充满着担当的,这很需要勇气。所以,儒家当中逐渐浮现出对于道德勇气的赞美。 孟子有一句话,叫做“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说,只要认准了是正确的路,哪怕千万人阻拦,我也毫无畏惧地走上去,知其不可而为之。 法家:君主意志 但是在法家看来,儒家的理念也太迂腐了,既然明知其不可,还要为之,有什么用呢? 时代已经完全变了,你还非得按照过去的传统,不去理解现实的变化,只能是一群书呆子,不可能成事儿的,这样只会把天下带入危险的境地。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就出自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著作中。他说,想要用古代的政治逻辑,来治理当代的民众,这基本上就是守株待兔的愚蠢办法。 那该怎么办呢?索性就用“法”来取代“礼”,开创一套新的制度。为了能够推行“法”,君主就必须懂得如何应用诡诈之术来控制人,懂得如何利用甚至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局势。 这就是法家三宝,“法术势”,就是法令、权术、局势。 儒家强调“礼”,“礼”来自传统,贵族是“礼”的载体;法家强调创建“法”,“法”既然是出自君主意志,官僚是法的执行者。 根据此前谈到的君主、贵族、官僚的博弈关系,各诸侯国的君主们肯定不会愿意接受儒家,而更愿意接受法家。 所以孔子和孟子都曾周游列国,都没得到过重用,反倒是法家的人占据各种高位。 有趣的是,法家的鼓吹者往往在本国是不受欢迎的,无论是商鞅还是李斯,都在别国建功立业。韩非虽然在别国没有能够建立功业,但是在本国也没有获得过机会。 原因在于,君主需要官僚在本国没有根基,才能够听得使唤;倘若出身在本国的法家,他总会有各种各样根基,这种人又那么懂得精通法术势,很容易成为君主忌惮的对象。 而脱离了家乡的游士,如漂泊浮萍,孤身一人,他的荣辱富贵都依赖于君主,君主最喜欢这样的人。所以,法家只能在别国成事。 反过来,这样耍心眼的君主,儒家的代表人物可就看不上了。 比如孟子,他跟别人挤兑过曾接见他的魏国君主,说他根本不是块当国君的料。 孟子更骄傲地说,能有大作为的君主,国内一定有他召唤不动的臣子,有什么想法,君主也不敢托大,会亲自过去找臣子当面谈;假如一个国君手下没有这种臣子,那他一定不会有作为。 道家:无为而治 无论儒家和法家是怎么思考的,在出于荆楚之地的道家看来,都会觉得,中原的人也太看不开了。世间这点东西有什么好争的? 这种超然的态度在庄子的一个故事里,体现得最为确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曰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 总结一下: 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们试图重新寻找意义参照系的结果,各种学说根本上来说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传统。 在这个问题上大致可以分出三种态度,就是主张回归传统的儒家、主张抛弃传统的法家、以及完全不在乎传统的道家。 百家争鸣的思想自由,很依赖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彼此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终结点是天下的大一统。一旦一统,百家争鸣马上就会受到抑制。 中国历史也走到了时空坐标系的第二个坐标点,周秦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