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统一,源于四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生产力提高,联系加强;
第二个条件,人民渴望;
第三个条件,秦国实力强,国富兵强;
第四个条件,秦王嬴政具有高超的战略策略。秦始皇本人雄才大略,远交近攻。离他近的先灭掉,远的交好。
灭六国是这么一个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先灭掉韩国,韩国国小力弱,一下子就灭掉了。然后是赵国,再是魏国。楚国虽然庞大,但事先已经被打过一回,首都都被攻克了,屈原都投河了,这时候的楚国是虚弱的,因此也被拿下。燕太远,多活了几年,不过也是很轻易地就被消灭掉。最后灭齐,因为齐最远,实力又很强。所以秦王就跟齐王田建说,我灭那几国你别管,你看着,等灭完了之后,咱俩平分天下,到时候,我是西帝,你是东帝。田建很高兴,但是后果很凄惨。各国求援他都不救,还等着做东帝,结果其他五国一完,他就成了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最后落个饿死的下场。
山东六国十年的工夫就被挨个儿灭了,秦国的国力确实超强,人口500万,军队100万,赶上匈奴了,打一次仗动用60万大军,很有倾国而出的感觉。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六国,然后统一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取得河套。河套就是黄河大拐弯的地方,那里有水草丰美的鄂尔多斯草原。所谓黄河九曲,唯富一套,说的就是这个地方。河南叫内套,河北叫外套。秦夺之,修长城。
为什么修长城?不是把匈奴打败了吗?干脆一口气把它灭了得了。可灭得了吗?人家是骑兵,一下子跑没影了。农耕民族跟游牧民族打仗,花钱太多,一场仗下来,粮食供应都跟不上,国力基本上就耗尽了。少数民族没有这个负担,所以汉族跟他们打仗打不起。于是就修一个长城把你拦住,我不过去,你也别来,况且我也没理由过去,那边的地不能种,要是在那儿建一个城,从内地运粮食,运物资,费用太大了,因此修个长城就完了。
统一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取得河套,修筑长城。把这些都做完之后,秦朝的疆域已经北起长城(今天的内蒙古、辽宁),东至大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今天的甘肃),据说达到400万平方公里,人口2100万,相当于400年后极盛时期的罗马帝国,人口比罗马帝国还多100万。
秦统一六国的意义:
第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就相当于办公室乱了很久,终于打扫好了。
第二,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结束了长期战乱,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向前发展。这房间整理好了,终于可以工作了。
那这个办公室建在哪最合适呢?就以咸阳为都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他采取了一系列类似“360安全卫士”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国家系统。
政治方面第一个表现,他建立了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夏商周三代统治者,天子称什么?称王,文王、武王。王是最古老的一个汉字,甲骨文里就这么写,所谓三横一竖,用来沟通天地人的天子。等秦王嬴政完成统一之后,他不再称王,需要一个比王更大的称呼,大臣们提议,您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就从“三皇五帝”里取两个字,所以就叫皇帝。
从此,秦朝开始有了大权独揽、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自称曰“朕”,诏旨称制,或者称诏。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统一以前,谁都可以称朕,在屈原的《离骚》里就老称朕。秦统一后,只能皇帝可以“朕”了。
其实这个制度实在不怎么样,因为皇帝大权独揽的结果,就是你这个国家的治乱兴衰完全看皇上一人了。如果是明君圣主,国家就能够强盛,但是明君圣主是比较少的,中国历史上明君比较集中的还是末代王朝是清朝,而明朝则一个赛着一个混账。开国的皇帝都不错,到二世没准还能凑合点儿,守成还行,到三世,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整天与阉竖为伍,那是一代不如一代,王朝总逃不脱兴衰的怪圈,大权独揽的皇帝制度是有缺陷的。
秦始皇一开始还是很勤政的,他每天早起之后看600斤奏章,别怕,当时的600斤是写在竹简上,要是看纸的,600斤能看死他。他让在寝宫里搁一杆秤,每天秤约600斤,不看完不休息,累得手都翻不动竹简了,就拿绸布条挂到脖子上吊着翻,事无巨细都要经过他,这种体力活远大于脑力活的工作,让每个人都会觉得烦,当一个人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会选择逃避,秦始皇选择的就是追求长生不老,转向仙丹了。
政治方面第二个表现,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这套制度就是三公诸卿郡县制度。皇帝至高无上,其下设立三公,太尉主管军事,但是在秦朝太尉一般不设,是个虚衔儿。丞相,相当于国务院,主管行政,总领百官。史籍上说丞相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国家大事基本上都归丞相处理。然后是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同时负责监察百官,还要掌管百官的奏章,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兼反贪局兼检察院兼人民来访办公室主任。
这三位称为三公。三公之下是诸卿,相当于各部部长。诸卿在史书上叫九卿,但一般可能不止九个。其中一些常见的比如郎中令,相当于宫廷警卫;典客,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宗正,掌管皇族内部事务;少府,处理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廷尉,是管司法的。
诸卿之下,地方设立郡,再往下是县,再往下是乡,乡下面是里。乡、里的领头人,不是朝廷任命的,而是当地人自己选出来的,就是村民自治委员会,跟居委会的性质差不多。这种制度就叫中央集权。从皇帝往下,一直到县,一竿子插到底。
秦汉时期还没有品级,要区别一个官的大小主要看他的工资。太尉和丞相是万石,一年的工资是一万石粮食,那时候是小米,1石是150斤,一年给150万斤粮食,你爱干吗干吗去,什么东西都可以拿粮食换。那个时候货币不是很发达,所以万石粮食很多是拿来当钱用。
此外,区别官员大小的方法是看官服上佩戴的绶带,就是系在腰间一直垂到下面的那条大绶带。还有就看你佩戴的官印,那会儿官印都很小,是可以佩戴在身上的。万石的丞相和太尉是金印紫绶,印是金的,绶带是紫的;五千石的御史大夫是银印青绶;再往下,两千石的诸卿和郡守是铜印黄绶;千石的万户县令,以及不足万户的是县长,是木印黑绶。下面就没有了,等级制度森严,层层管理,比以前分封制的封邦建国有更大的积极意义。
等级制度森严,那么更严的,就是秦律,秦律的特点就是轻罪重刑并且执行严格。
在经济上:
第一,承认土地私有。
第二,统一度量衡。
第三,统一货币,一律是那种圆形方孔钱。
第四,统一车轨,修驰道。车轨是车轮之间的距离,轮间距。驰道就相当于今天的国道。为什么要统一这个呢?比如说现在修的驰道是并行几辆车,你这个轮间距得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像古代那种木轮马车是没法行走的。
而文化方面则是书同文。一律采用小篆和隶书。这个书同文和前面说的车同轨是被后世史家津津乐道的秦始皇的两大功绩,还用文轨、车书代表国家的统一,古文献、古诗词中就经常看到这两个词。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颁布圣旨:“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然文轨未一。”
唐朝诗人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中写道:“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金朝海陵王完颜亮伐宋,作诗云:“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车书一家、文轨未一、万里车书一混同,都是这个意思,象征着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