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究竟能不能传播病毒?还是那句话,“离开剂量去谈毒性,都属于耍流氓”。我们要注意区分环境,也需要辨明气溶胶中病毒核的浓度。所以,我们不能把气溶胶传播简单地等同为空气中病毒弥漫。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新冠病毒,有很多的病毒都可能在空间中存在,但暴露在外的绝大部分病毒都会很快死亡,只有很小一部分病毒在非常小的概率下,能够通过黏膜进入人体。这个概率有多小呢?大概小于我们正常徒步遭遇交通事故的风险。那么,危险系数较高的高浓度气溶胶是怎么产生的呢?一般就是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候产生。所以,作为医护人员,为患者吸痰、插管时的风险性是很大的,需要做好三级防护,穿戴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包括我们相关从业者每天做病毒的检验工作时,也需要做三级防护,避免受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高浓度气溶胶侵害。因此,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来说,对待潜在的气溶胶传播,我们不需要如临大敌。其实国家卫计委昨天在官网也明确指出,目前尚没有证据能够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本期节目录制时间:2020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