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张岭的孩子之三菜市场

我们都是张岭的孩子之三菜市场

2019-06-11    07'04''

主播: 秋叶飘然0523

161 2

介绍:
我们都是张岭的孩子之三菜市场 作者:佘小倩 朗诵:林会玲 记得第一次看到地方上的菜市场,居然都到了下午4,5点了,还有人在卖菜,那种吃惊,不亚于发现了新大陆。 张岭的菜市场都是到中午11点多就没有了,下午以后的菜市场是属于夜市的,经营夜市的商家便在空荡荡的菜市场里,开始为夜市做足准备。 每天早上天亮了不久,便有农户带着刚摘的瓜果蔬菜,急匆匆的赶往他们所熟悉的张岭菜市场,占据最好的地段。种类多点的,便会摊开一大块塑料布或是彩条布之类的,把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什么的逐一码好,色彩反差越大越好,再把准备好的水,小心地淋上,于是,紫色的茄子是水灵灵的,绿色的黄瓜是水灵灵的,红色的西红柿更是泛着光泽的水灵灵。而只带着自家吃不完的一两种菜,换点零用钱的卖家,往往就把菜放在篮子里,连摆都不摆,对自家的菜充满高度的自信。到了七点来钟,这时候,卖菜的人多了,买菜的也逐渐的多了起来。那时候,最新鲜的蔬菜在张岭的菜市场,最贵的菜也在张岭菜市场,一江之隔的安康人,想吃点最好的时令瓜果鲜蔬,也要到张岭来,才能买的到。 在张岭菜场卖菜有个最大的特点:从不吆喝。往往是摊主之间相互聊天,买主来了自己看,直到询问价格的时候,才会回答,其余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静静的摆在那里,本身的卖相就是最好的吆喝。 人来人往的菜市场,到了十点半之后,买菜的人少了,菜不是那么新鲜了,颜色也不是那样鲜活了,便有卖家开始起身收拾剩下的菜,准备走了。“走了,进城里去接着卖,你走不走?”“等等我,我拾掇一下,咱们一起去。”“我早上的卖了个好价钱,你的呢?”“我也不错,剩的不多了,一会等都卖了,咱们喝碗稠酒,解解乏。”“好嘞,走!”“走!”摸摸鼓鼓的兜,一脸的笑容。 张岭的菜市场除了菜之外,早点也很棒,由于张岭特殊的人员构成,使得小小年纪的我们,几乎尝遍了大江南北的小吃。 什么胡辣汤,煎饼果子,酱肉包子、生煎包子、水煎包子、小馄饨、米线、肠粉、河粉,豆浆、油条、豆腐脑、热面皮、蒸面、洗面皮、米面皮、油饼、肉夹馍、菜夹馍、羊肉饼、葱油饼、千层饼、芝麻饼,还有一食堂的四两一个的大馒头,苞谷珍稀饭和咸菜都凑在一起,感觉一个月都吃不重样。 那时候没有大人教我们怎么搭配早点,可是一个个都很有经验,买上海酱肉包子的肯定要买碗稀饭或者安徽的小馄饨一起吃,买油条的则是豆浆或者豆腐脑,更有人拿芝麻饼夹油条吃,喝着醪糟鸡蛋。干的稀的配着美美的,一顿早点就解决了。后来才知道,那时候的张岭的早点是出了名的丰盛,里面有很多早点是地方人连听都没听过的,很多安康本地人打赌的奖励就是张岭的早点。 张岭菜市场除了卖菜,除了早点,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功能——找人。 随着漫湾电站的开始,工作的地点基本上都在外包了,而外包点则分布在全国各地。才分手的同事也好,久未联系的同学也好,平时难得一见,大家基本上都是选择在春节的时候才回来。回来后不管是陪父母还是陪爱人孩子,都会去菜场买菜吃早饭。 于是多年未见的老同事老同学,一见面就会说:“现在在哪里?自从**工地后,咱们再没见过面了,改天抽空聚聚。”要是正好赶上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办,则会一起吃早饭,边吃边聊,聊聊一起的日子,一起的曾经,也会聊聊各自的现在。往往是聊着聊着,就会聊到很多很久没见的人。 后来,就有了这样的一句玩笑:“找不到想找的人?去菜市场找!”这话旁人听了一头雾水,而张岭人,则是会心的微笑。 听说,现在张岭菜市场也改造了,再也不是过了早上11点就不卖菜了,同地方同步了,随时去随时都有菜卖,很方便。 如今的张岭菜市场,继续承载着我们的回忆,同时也带给我们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