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优秀班主任访谈|教育+家:让教育回家(三)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朗读:胡奇峰
博文类别:平台文章
发布时间:2018.08.30
上两篇,我们发布了两位在重要教育岗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名校校长的访谈《教育+家:让教育回家——名校校长访谈(一)》《教育+家:让教育回家——名校校长访谈(二)》
今天,我们来听一听张蓝兮老师,一位有情怀的全国优秀班主任,谈一谈她学习的收获以及对“教育+家:让教育回家”的感受。
学习爱与幸福有什么收获?
参加了爱与幸福的学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回家了,特别的安全,真正的一种宁静。有一个词语叫宁静致远,其实宁静了,就明了了。
爱与幸福可以让我更干净地去面对生活的每一个时节,我学习阳明心学这么多年直至现在,把自己定高了。我们学习圣贤,也坚定地相信吾性自足,就是说,我原本就有那颗圣贤的心,圣贤的德,自然具备了做圣贤事的能力。接触到爱与幸福,让我感受到不用那么高高在上的去看圣贤,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做好自己,做美了自己,那就好了。
爱与幸福里面的知行合一,就是在一次拥抱里、一个微笑里、一次行走里,甚至我觉得就在老师“拿刀子捅你”(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的问题)的那一刻,我觉得都是知行合一。所以能感受到老师讲的“真爱”和“真的爱”的区别,都是知行合一,所以我说在爱与幸福里,我找回了自己。
过去,我可能觉得自己要成为圣贤才可以,其实不是,我具备这样一颗心,只是在这条路上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不断地去体验、行走、对话、交流、吵架、打架,我觉得就这样一次一次的践行,才会让我慢慢走到那里。
◇如何理解爱与幸福提出的“教育+家,让教育回家”?
“教育+家,让教育回家”,我很喜欢这个口号。我过去是一个初高中语文老师,获得过全国优秀班主任,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有力量、有目标的人,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有情怀。这一路上走来,好像一直想做我想做的教育,却走得很累,因为我总想证明自己,接触了爱与幸福以后才知道,我们原本就是教育家,无需证明,只需要去做,在每一时刻都能够温暖而有力量地去做,做到就好。
让教育回家,让我更坚定地做一个温暖而有力量的教育者。我是九三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做了将近30年的老师,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我都教过,我一直不满意当下的教育,所以曾经从体制内到了体制外,然后又从体制外回到体制内,然后又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一直在找寻一个“家”,让我们能够做回自己的“家”,“教育+家,让教育回家”,它实现了我想要实现的那个家。
孩子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好像有家,可是家里的那份爱有的时候又很让他们窒息;他们到了学校,学校不是家,学校又过于严格,家里又特别的溺爱,“溺”就是弱弱的爱,所以孩子们需要一个第三空间。
我想爱与幸福,把第三空间慢慢地真实不虚地呈现出来,爱与幸福,让教育回家,就是见路不走。路是什么,就是经验,不再为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教条所限,实事求是地带领每个人回到我们最最向往的那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