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好人”,要做“善人”
原创 公众平台编辑组 郑委老师 钟清
文章发布时间:2020.7.9
文章朗读者:胡奇峰
文章类别:生命觉醒反思
全文共2004字,阅读大约需要5—6分钟
文章朗读——胡奇峰来自郑委老师00:0011:05
前言
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一个“好”。要更好,要最好。要么认为自己好,要么认为自己不好;要么努力让别人说自己好,要么努力评价别人好与不好。
那你有好的标准吗?
有人说:我好的标准就是别人说我好,身边的人说我好,最亲近的人说我好,长辈们认为我好——可这不是标准,是别人对你的评价。
很多人好的标准是从小被父母长辈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认为给植入的一个标准,也就是说别人怎么说,自己就往那个方向走,至于这个标准是否符合规律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别人说我好。
所以,就如钟清在文中写的那样,她为了满足父母长辈亲人的期待已经形成了不断地追求更好,要比别人好,当达不到时,就认为自己“不好”的惯性。这样的人没有自我,没有方向,所以,她的心永远踏实不下来。
而这种惯性也让她又用自己的感觉和心情来评价孩子好或者不好。这让她总陷在自我的感受中,不懂得给孩子真爱。
郑老师说:好只是一种评价,是一个结果,并不是真相。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在“好”和“不好”中不断评价自己。
修行是需要你从“好”向“善”去转变。不要关注“好”,要关注“善”。“善”是止于至善,是完善。
也就是说,不关注自己“好”或者“不好”,只去探寻真相,找到自己的不足,缺什么就去补什么,不断地成长自己,让自己的生命趋于完善就可以了。并且人只能趋于完善,却不能真正完善,这种感觉就叫“善”。
爱与幸福理论中各类成长工具,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去完成这一步的转变。
试想,当一个人的人生有正确的方向,又能坚定地以自己为原点,不断地止于至善,是不是很心安也很幸福呢?
关于“好”的思考
文 | 钟清
最近我又发现自己不够好,看到自己不够好,心里有不舒服有失落,还有点嫉妒别人。
这个不够好,其实是“比起别人做的超常发挥的那个点,我没想到也没做到,所以,就觉得比别人差了,自己就不够好了”。
我发现我被这个所谓的“要好”束缚住了。
这个“好”,其实是一种比较,一种非黑即白,一种标准,一种只要没做到“足够好”就成了“不好”。
实际上是我过去价值观还没有完全转变,旧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惯性对我的束缚。
我一直以来都被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竞争意识,以及背负的父母和家族期待等等,训练或塑造成“要”更好、更快、更强。
上学要学习好,争当三好学生;
上班要去好单位,体面有地位还有好收入;
工作当中要表现好,干工作不出错又效率高,各种表格报告邮件翻译文件各种项目各种会议活动都要做得漂亮,不出差错,符合领导心目中“好”的标准,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好”印象,以便年终奖定的多一些,最好评上先进,还能升职加薪。
在生活中,我也很想“好”。做个好妻子、好妈妈、好女儿、好朋友、好义工、好老师……要求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都要做“好”。
我被这些”好”深深束缚住了, 而且被这些表面上的“好”构筑了一个虚假光鲜的外壳,掩盖了很多真实的自己。
有时候,我自己都弄不清自己是怎么回事,我一直努力“好”,我表面也看着挺好,但是内心并不为这些外在的“好”而愉快,而一旦有一些我认为的“不好”的部分出现,就很不开心,徒然消耗能量。
我发现我所谓“好”的标准,都是外在的,是满足社会上约定俗成的高大上漂亮的标准,或者是我内心设定的“更快,更高,更强,更有能力,更有水平,更能被社会大众认可,羡慕嫉妒拉仇恨的好标准”。
我内心的这些标准,其实最伤害的是我自己,一旦达不到,我会沮丧,会不高兴,也许也会激发我一些好胜心、竞争心,会让自己为了显得好,为了可笑地超过别人而去努力,去好!
这样并不是喜悦地利他,也不能让自己止于至善;而是为了满足自己超过别人,或者获取外在的肯定、好评和赞美的欲望而去利己的一种努力,内心实际上是匮乏感、不安全感在作祟,生怕自己不够好就不被爱。
在家庭生活中,我这些关于好的标准和价值观,其实还深深伤害了我的儿子。我对自己有这么多想好的欲望,也有觉得不好就不被爱的恐惧。
我带着这些恐惧和欲望做妈妈,就会把自己这些恐惧和欲望都传递到了和我血肉相连、心意相通的儿子身上啊,也给他带去了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他也陷在了要“好”,怕“不好”之中,也在内耗自己,让自己变得无力。
想到这里,我觉得我在家里真不是一个“好人”,是个让人讨厌的假好人。其实我不是一个好妈妈,也不是一个坏妈妈,只是我不自知地带着很多原生家庭和自我生活经验中养成的一些不太好的习性,用自己以为的“好”,其实是不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了儿子,妨碍了儿子的成长。
我现在有幸在指导师引导下去看到自己的这些,那就是成长的开始,就是超越这些问题的开始,就是跳出“好”与“不好”的二元论,向着善,向着光明的开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