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茅山,品一杯闲茶   文/朗诵  海平

到茅山,品一杯闲茶 文/朗诵 海平

2014-08-22    07'35''

主播: 海平老师

532 1

介绍:
茅山,茶林遍地,无论在山脚抑或在山腰,你都可以看见小片的茶园星罗棋布,自然地生长着。山凹里,有大片的茶田铺就的绿毯,蜿蜒在丘陵山岗上,一拢拢整齐划一的排列着,像起伏的波浪,向你漫过来,卷过来,让你感觉被绿色锦被般的柔软包裹着了。 满目青翠的茶园在眼前跃然起伏,如同一首曼妙的舞曲,委婉荡漾在空谷跌宕的时空里。满山遍野地飘荡着、旋转着的韵律,如游丝一般轻吻着芽叶,穿梭在茶陇的空隙里。晨起的时候,芽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阳光下,会折射出五彩的光来,水雾生成的瞬间,便被叶脉吸附了,于是,嫩绿的颜色逐渐变得深沉起来了。 初春的季节,茶园犹如巨大的春蚕静静地卧在山野上,细细地观望察看着,你能感受到翠绿的芽尖儿在兹兹的生长,一夜之间,芽叶会舒展开来, 采一芽尖,唤作“雀舌”,一芽一叶,唤着“旗枪”,每天都有新叶冒出来,采得越快,芽叶生长的越是茂盛呢。 山里人大多喜欢喝自己炒制的绿茶,总喜欢捧一硕大的茶缸,倒上满满一杯,大口大口的牛饮着,畅快淋漓。也有用罐头玻璃瓶做茶具的,放一把自制的草青,慢条斯理地小口嘬着,嘴里会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如同品酒一般有滋有味的。喜欢喝茶的山里人,很少有“三高”的症状,个个身体强健呢。 春天,采茶的季节,每天早晨花两三小时,学着自己采茶,用简单的工具自己炒茶。制茶的“神器”是一电炒锅,没有茶油,步骤却一样不少呢:晾干、杀青、烘干。嫩白的指尖在平坦的锅底和茶叶之间来回翻动着,碾压着,感觉到茶叶里的水分在逐渐消失,青涩的香气弥漫在周边,清新怡人的。绿色的汁液将手指浸染,变成黄褐色了,手指在灼热中也有些生疼了,将手指放置鼻翼处,一缕清香传遍全身了。 汲一壶山泉水,端坐在茶几前,焚一炷香,将自制的绿茶用来待客,茶叶在沸水中上下翻滚开来,形状并不太美观,但那一缕淡雅的香气却让朋友由衷的赞叹了一回。将微量茶水含入口中,轻轻地如同漱口一般,让茶水在唇齿间转了一圈,慢慢咽下,齿间的余香在游走,回味漫上来,那份感觉是一种悠远的甜滋滋的惬意, 闭眼感受这般滋味的当口,说一句:“好久没有喝过这般浓郁的绿茶了,浓香回甘,余味绕舌,地道啊!” 建议将这种自制的茶叫做“海平清茶”。 学会品茶也是一种养生。陆游写过这样的诗句:“细啜(chuo)襟灵爽,微吟齿颊香。”用他的话说,细啜慢咽即是品。只有品才能做到心领神会,充分施展味觉与嗅觉的功能,领略一种雍容大度的闲适心境。这种闲适心境,在躁动人群与高速发展的现在,显得尤为重要了。 找一时间来茅山,选一静居,靠山临水,独自静坐一隅,或邀约三俩好友,一壶山泉,一只茶几,几只素雅茶杯,品着“海平清茶”,感受道养文化的当下,享受这般淡雅清爽的余光,独享人间“清福”了。 这样的状态下,心无挂碍,轻松自然,坐看云起霞落,聆听鸟鸣莺歌,让一股茶香冉冉地环绕在你身边,品味着甘甜与苦涩后的余温,释怀与淡然了,这不是神仙却胜似神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