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6)
──<曾国藩家书>精彩摘录
Sunbeam
十四<不可浪掷光阴>(咸丰六年十月初二日)
字谕纪泽儿:
……尔今年十八岁,齿已渐长,而学业未见其宜益。陈岱云姻
伯之子号杏生者,今年入学,学院批其诗冠通场。渠系戊戌二月所生,比尔仅大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而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拳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虑尔之过于佚也。
新妇初来,宜教之人厨作羹,勤于纺绩,不宜因其为富贵子女不事操作。大、二、三诸女已能做大鞋否?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双寄余,各表孝敬之忱,各争针线之工;所织之布,做成衣袜寄来,余亦得查闺门以内之勤惰也。
余在军中不废学习,读书写字未甚间断,惜年老眼蒙,无甚长进,尔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注释:1纪泽儿―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号梦瞻,是曾国藩长子。官至兵部左侍郎。2尔——你。3齿—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礼记·文王世子》4宜益——长进。5陈岱云姻——人名。6学院——古代学校。7诗冠通场——诗是全院之第一名。8渠——他。9遂——于是。10余荫——留下的家底影响。11酣拳佚乐——安逸享乐。12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不再把读书立业当作大事。13佚——安逸。14纺绩——纺织。15弱冠——年龄不到二十岁。
十五<带兵应有强毅之气>(咸丰八年正月初四夜)
沅甫九弟左右:
1,弟自谓是笃实一路人,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恨,何益之有?近日忧居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的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人机巧之路,日趋日下也。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2,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意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3再,带勇总以能打仗为第一义。现在久顿坚城之下,无仗可打,亦是闷事。如可移扎水东,当有一二大仗开。弟营之勇锐气有余,沉毅不足,气浮而不敛,兵家之所忌也,尚祈细察。偶作一对联箴弟云: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息,既要精到,又要简洁。
贤弟若能行此数语,则为阿兄争气多矣。
注释:1沅甫--曾国荃:1824-1890。字沅甫,号叔纯,是曾国藩的三弟,因在族中排行第九,故人称“曾老九”。2笃实—忠厚老实。3机权—机谋权变。4忧居—忧虑很长时间。5机巧—机灵灵巧,引申之意为机诈权变的心计。6无已时—无休无止。
7惯—习惯。8强—强迫。9庄敬—庄重尊敬。10坐尸立斋—参与祭祀仪式。11贞恒—坚定地持之以恒。12客气—对人以气势。13其流相去霄壤—其实它们有天壤之别。14察—分清。15谨—谨慎。16勇—兵。17第一义―第一内容。18顿—停顿。19沉毅—沉稳坚毅。20不敛—不能够收住,意为焦躁。21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