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生活之“书海拾贝”7

诗书生活之“书海拾贝”7

2018-05-07    25'01''

主播: 阳光^_^🎹

19 2

介绍:
书海拾贝(7) ──<曾国藩家书>精彩摘录 Sunbeam 十六<治军须脚踏实地>(咸丰八年正月十四日) 沅甫九弟左右:     1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也。余生平不讲文饰,到处行不动,近来大悟前非。弟在外办事宜随时斟酌也。     2闻我水师粮台银两尚有余,弟营此时不阙银用,不必解往。若绅民中实在流离困苦者,亦可随便周济。兄往日在营艰窘异常,初不能放手作一事,至今追恨,弟若有宜周济之处,水师台粮尚可解银二千前往。应酬亦须放手,办在绅士百姓身上,尤宜放手也。 注释:1克勤小物—小事物也不要大意。2乃可日起而有功—才可以取得成功。3晋接—主动交往。4文饰—直译是文辞上的修饰,在这里指表达的方式、礼节以及巧辩之才。5将—带领,领衔。6托之以出—表现出来。7《礼》—《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8文—文采。9大悟前非—很深刻的醒悟到从前的过错。10粮台—清代经理部队粮饷军需的机构。11阙—缺、欠。12绅民—绅士与民众。13在营—在军营。14作一事—做任何一件事情。15宜周济之处—适合周济(百姓)之处。 十七<傲之一字百无一成>(咸丰八年三月初六日) 沅甫九弟左右:     …古来言凶德致败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余生平颇病执拗,德之傲也;不甚多言,而笔下亦略近乎嚣讼。静中默省衍尤,我之处处获戾,其源不外此二者。温弟性格略与我相似,而发言尤为尖刻。凡傲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入,有以神气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温弟之神气稍有英发之姿,面色间有蛮狠之象,最易凌人。凡中心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以门第言,我之物望大减,方且恐为子弟之累;以才识言,近今军中炼出人才颇多,弟等亦无过人之处。皆不可恃。只宜抑然自下,一味言忠信、行笃静,庶几可以遮护旧失、整顿新气。否则,人皆厌薄之矣。沅弟持躬涉世,差为妥洽。温弟则谈笑讥讽,要强充老手,犹不免有旧习。不可不猛醒!不可不痛改!闻在县有随意嘲讽之事,有怪人差帖之意,急宜惩之。余在军多年,岂无一节可取?只因傲之一字,百无一成,故谆谆教诸弟以为戒也。 注释:1言凶德致败—导致失败的凶德。2二端—两项。3丹朱之不肖―丹朱不成才。4嚣讼―嚣:嘴多。讼:喧哗,争论。嚣讼引申的含义是多言。5名公巨卿—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这里指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卿: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6颇病执拗—有很固执的毛病。7德之傲也—这是德方面的“傲”。8省衍尤—省:反思。衍:通“演”,推演,演述。尤:过失,罪过。省衍尤:反思回味(自己的)过失。9获戾—戾:本意为弯曲。获戾:意指处处不顺当。10傲之凌物—傲气凌人(方面)。11加入—意为表现。12蛮狠—蛮横。13中心—心中。14恃—依赖,凭借。15物望—(实际的)声望。16以才识言—从才识来说。17皆不可恃—都不能自以为是。18抑然自下—抑制自己。19行笃静—行为讲究礼义。20庶几—或许。21遮护旧失—弥补过去的失误。22厌薄之—讨厌鄙视你。23持躬涉世,差为妥洽—处事谨慎,很是稳妥。24怪人差帖—大意是揪着人家的错误不放。25惩—改正。26岂无一节可取?—怎么会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呢?27百无一成—百事不能成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