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之道古居民宿品茶记
文/杨莹
人是群居动物,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品茶论道讲古今。就好像这次我们相聚在茅山之道古居民宿品茶,从温杯、净器、再投茶叶,我都是满怀虔诚。那一粒一粒的碎银子,在滚沸的山泉水中缓缓润泽,仿佛瞬间有了道性,变成一条在心间流淌的棕色小溪,柔软而清澈。
其实,这些香气四溢的普洱茶都是我去西双版纳寻来的源头茶。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风光旖旎,密布于森林之中的古茶树有的年头已经很久了,是最早茶马古道的源头。从易武古镇到勐海县城,山上林间云雾缭绕,古木参天。每年春上,我都会跟着哈尼族茶农上树采茶。哈尼族人喝茶并不讲究,他们的茶树大多是祖上传下来的,他们在茶树林间栽种杨梅,初夏时节去茶山,一壶茶一盘杨梅,这就是哈尼族人的待客之道。
西双版纳的采茶有三季,初春,雨水,谷花。这其中,春茶为上。唐代著名茶叶专家、被誉为“茶仙、茶圣”的陆羽在《茶经》中就有“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的记载。陆羽还说:“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所以,只要天气好,采茶这项活计要一直维系到立夏,因为过了立夏,叶芽不再柔软肥厚,有效成分和持嫩性超低,会明显影响制茶的效果。说起来,采茶,制茶,品茶,似乎都是些闲事,与当下的生活没多大关系,然而,对于卜居深山僻野的茶人和爱茶者来说,这些却是他们独拥的清欢和丰厚的精神。
茶与道自古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据说,上清派的道士喝茶不如全真教道士讲究,全真教重视喝茶,哪怕外出云游挂单,乾道们也会随身带着茶叶与茶具,走到哪里都要摆一摆茶道。所以马珏在《长思仙.茶》诗中云:“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他认为茶就是清心的,是修道之人追求的精神生活。最早的时候,陶弘景在《杂录》中也说过,“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 大意是指茶与得道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那丹丘子,是直接给樵夫指点佳茗的仙人,可见道家对茶这种自然之物的深刻认识。
如今,我们置身幽然静谧的茅山之道古居民宿,任杯杯盏盏的茶牵着自己在天地间神游,似庄周亦不是庄周。古人曾将“松声、涧声、禽声、虫声、鹤声、琴声、棋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列为最清音。我想,茶人饮茶到一定程度时,则一片寂然,却彷如天籁,寂然中自有生趣,道法自然,所以才会有百千万种声音入茶来。
夜色已深,山风将枯藤老树吹打的叭叭直响,两个品茶的人毫无睡意,我们已经从熟普碎银子,生普毛茶喝到了陈化十年的老茶。茶具也从紫砂、陶瓷到建盏。并且从青黑的盏中,品出了不一样的茶汤味道,来自云南西双版纳森林里的苍茫,和云雾缭绕的感觉始终在民宿萦绕。
白居易在《琴茶》诗中吟诵:“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重复古人真性情的问茶之路,效仿琴茶知音的念头就这样在我们的心上扎了根。在这个流光溢彩的时代,人们快节奏地生活,物质与精神失衡,心早就被各色各样的欲望填满,灵魂变的脆弱而空虚。这时候,开始渴望回归,回归原始的山水,修行,悟道,寻找丢失的本真。在杯杯盏盏的茶中,把脚步放慢,身子放轻松,将心腾空,才能领悟生活的真谛,更好地悦纳自己,微笑着接纳他人。以茶道之法门实现人生的修行不正是悟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