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的名人文化
一条条北京的胡同, 不仅是北京历史文化的见证, 也留下了许多名流足迹, 有的胡同的诞生或者后来改名 也是因达官贵人或社会名人在此生活工作而为之。 据不 完全统计, 以人名、 姓氏命名的胡同就有百十来条。 既 有以人们所敬仰的民族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 也有以几 个朝代的历史名人、 达官贵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然而数 量最多的还是以平民百姓、 小商小贩、 小手工业者的姓 名来命名的。 这类胡同名称充分体现出人文倾向。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后, 其功臣大多居住在北京, 不少胡同以此得名。 如永康侯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 永康侯胡同, 即北城的永康胡同。 武安侯郑亨住宅所在 的胡同叫武安侯胡同, 后来错叫武王侯胡同, 即西四北 八条。 明初大将军徐达第四子徐增寿被朱棣追封定国公, 定国公徐氏居住街巷就叫定府大街, 也就是北城的定阜 街。 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监郑和故居所在地。 郑和人称 三保老爹, 他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 后来讹称为三不老胡同。 东城的无量大人胡同, 即今日红星胡同, 是吴良大人胡同的误称。 吴良是明太祖手下大将。 宣武门外有条叫丞相胡同的横街, 即因严嵩曾在此 居住而得名。 此外, 在旁边的南半截胡同还有着王公贵 族所不及的称作 “七间楼” 的巨大宅邸。 东城礼士胡 同, 因大运河商贸缘故此地曾是驴骡市场, 故而得名驴 市胡同。 清后, 因大学士敬信、 宰相刘墉都居住在此, 所以, 清宣统时废驴市, 以其谐音改称礼士胡同, 取 “礼贤下士” 之意。 明朝中叶以后商业经济发达起来, 当时有些个体劳 动者也以他们出色的劳动为他们居住的胡同留下了名字。 如明朝南城有个姓唐的洗布帛的劳动者, 他们居住的胡 同就叫唐洗白街。 老宣武区有条粉房琉璃街, 那是粉房 刘家街的误称。 东城区有个姓姚的铸锅铸得好, 他家所 在胡同就叫姚铸锅胡同, 后来被讹称为尧治国胡同。 文丞相胡同、 刘海胡同、 张自忠路、 遂安伯胡同、 韩家胡同等胡同名称, 都是人们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或者 功臣人物而命名的, 从而明显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 敬慕。 这就说明胡同的名称绝不仅仅只有实用的指代作 用, 还具有美学功能和人文倾向。
艾君,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作家。山东青岛人,现为北京《工会博览》杂志社副主编、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首都青年记者协会一届理事、北京杂文学会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