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北京胡同的生活情趣》作者:艾君;朗读:琪琪

《04北京胡同的生活情趣》作者:艾君;朗读:琪琪

2020-08-11    08'20''

主播: 琪琪🌟👆

244 2

介绍:
北京胡同的生活情趣 闲暇时, 当你走进胡同, 像置身于一幅扑簌迷离的 生活情趣画里。 古树依依, 青砖斑驳。 安然的四合院, 挺立的门楼, 卧在门两侧的门墩……含蓄而不张扬, 安 然而不夸张, 细腻而不动声色之美, 这气质, 凸显京城 胡同文化的韵致及魅力。 在感受胡同带给我们的历史的 同时, 我还能把握到的是一种古老文化所带给我们的生 活的感召力和顽强的生命张力, 胡同见证了北京人平静 的生活。 在北京有句老话叫 “胡同串子”。 不仅仅指那些喜 欢提着鸟笼、 没事瞎逛游的爷们儿, 也反映出北京胡同 生活的影子。 串上几条胡同和那的老住户聊上一阵子, 就会发现, 每条胡同都有个说头儿, 都有自己的故事, 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 在老北京, 胡同绝不仅是城市的 脉络, 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 好像一座座民 俗风情的博物馆, 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 从一个个 大大小小的胡同院落中可以了解北京市民的生活, 包括 他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 “那个时候, 胡同里谁家做了点儿好吃的, 都会给 邻居分一分; 有农村亲戚带来了土特产品, 也都会分给 大家尝尝, 街坊四邻就像是一家人。” 这是著名作家刘 一达的描述。 他一直怀念那种亲情与祥和安静的氛围, “天天吃窝头臭豆腐, 但觉得很知足, 没有现代人那么 多焦虑感”。 胡同里的孩子, 大概最盼望的是卖零食和 玩具的小贩, 听见吆喝声一响, 拔腿就往外跑…… 在北京凸现生活和市场气息的胡同很多。 胡同中居 住的老百姓日常生活总有离不开的必需商品, 就有了不 少以商品来命名的胡同; 而买卖商品自然又离不开市 场, 所以又有了以市场来命名的胡同。 尽管随着时代的 变迁, 有些早年间的市场商品已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或不复存在了, 可其旧名称依然如故地沿用了下来, 而 且这样的胡同名称至今仍存在着不少。 譬如, 育强胡同 原称椒园厂、 猪毛厂, 西四北三条原称箔子胡同, 辟才 胡同原称劈柴胡同。 再譬如, 小绒线胡同、 煤渣胡同、 毡子胡同、 大茶叶胡同等。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胡同 记载着北京老百姓的生活, 是北京历史演变一个载体。 行走其中, 总让人时刻感受到老北京浓郁的民俗风情与 文化气息。 “留下胡同!” 胡同一旦消逝, 会意味着一段丰富 历史的消逝, 一种亲切温馨生活方式的消逝。 当在城里 漫步, 看到过去改造旧城推土机把大片的老城民居和附 着其中的民间文化精华訇然推倒碾碎时; 看到胡同里无 数珍稀罕见的民俗院落和胡同里的那些古树销声匿迹 时; 看着 30 年前曾给笔者留过记忆的胡同名字从版图 消失时; 看到经典城市生活随着它们生存土壤的破坏和 文化生态的变迁而日渐式微时……让笔者这位民间文艺 家感到了痛心, 感到了历史责任。 试想想, 如果缺少了北京胡同、 缺少了胡同里的四 合院, 失去了建筑风格和独特文化的北京, 会是怎样 的一种文化城市? 守护着老北京的宁静的夜, 笔者时 常陷入静思中: 皇家园林和成片的胡同构成的古老的 北京需要保护, 那灰墙灰瓦的四合院衬托出的紫禁城 的金碧辉煌需要闪烁……守护着皇城根的宁静的夜, 笔 者时常看到这样的风景: 护城河的水依然流淌, 小桥的 风韵被无数高大的立交桥淹没, 清丽安逸的小巷胡同已 被往如穿梭的车流打破昔日的安静……胡同文化需要传 承保护。 艾君,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作家。山东青岛人,现为北京《工会博览》杂志社副主编、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首都青年记者协会一届理事、北京杂文学会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