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作者:墨竹 看不厌的事物叫风景,抹不去的记忆叫从前,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题记 放假了,我最怕的就是别人问我回家不。因为好多人都认为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语,回家也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在外上班的我,利用这个机会回家看看也是应该的。殊不知一提到家,我的心就会揪一下,犹如被一根刺扎了几下。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人生就只剩归途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条路,年纪不同,经历不同,走在途中的我心情和感受也不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6岁那年,考进离家300多里的洛宁师范,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到校后就遇到了很多不顺心的事,独在异乡的我感受到了无助和恐慌。那时最想的就是父母,如果在父母身边,再大的麻烦他们也会帮我解决,哪里还需要我费神劳心呢?好在没过几天事情终于解决了,我也很快融入到了班级中,和同宿舍的人打成一片,也交了新朋友。新学期一周的军训,学校开设的新课程,以及偌大的图书室,以前没见过的琴室,都像磁石般吸引着我,冲淡了我对于父母和家的牵挂,甚至点“乐不思蜀”。国庆节放假一周!这消息如一枚重磅炸弹丢在了我貌似平静的心里,对家的渴望,立马就苏醒过来,一发而不可收拾。急匆匆的收拾行李,一遍遍的检查,生怕漏掉点什么。晚上大家都激动的睡不着,于是决定都不睡觉一直聊到天明,等第二天坐在车上再睡。一浪一浪的笑声驱走了睡意,第二天5点多赶紧起来,洗脸刷牙后,提着包就去校门口等车。本来打算在车上睡觉,可是丝毫没有睡意,脑子里全是回家之后的画面。下了车,还有3里的小路要走,没关系,脚下生风,一会就到了。进门大叫一声“我,回来了!”这一声叫的洪亮,能把母鸡吓飞。上了3年师范2年大专,这样的故事就重复了5年。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后来结婚生孩子,到外地教学。事情多了,家务重了,回家的次数也少了。父亲身体硬朗,可母亲顽疾缠身,身体每况日下。可她异常坚强,害怕影响我的工作,从来不让家人告知我她的病情。有一次,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导致钾流失严重而站不起来。我回去看她,她却以天冷不想下床对我隐瞒了病情。不明真相的我竟然相信了!后来我问她缘由,她说不想让我分心。亲爱的母亲,你的心里只有女儿却没有自己,你让我惭愧,让我无地自容!这事之后,寒暑假我都会回去住上一阵子,五一十一小住几天。后来母亲去世,父亲成了我最大的牵挂,偶尔把他接过来,勤惯了的他总是不习惯饭来张口的生活,再加上语言不通,更多的时间是他一人在家,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住监狱。最多住一个月就回去了。80岁以后不管怎么劝,他都不来我家了,所以我手机24小时开机,害怕接到家里的电话。每次回家看望他,走在路上,心里都很紧张,生怕他有事不让哥哥告诉我。路遇乡邻想问父亲精神和身体咋样,却总是欲言又止,太害怕听到不好的事。回到家见到他平安无事,悬着的心才放下。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父亲2014年突然发病,我在他身边伺候了一个月也没能把他的病伺候好,父亲还是离我们而去。父亲的离世对我打击很大,以至于我恍恍惚惚过了3年。没有父母的孩子就是飘飞的蓬草,离群的大雁,无根的浮萍。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不在回家的次数锐减,再加上哥哥搬到外村,好多人都不认识。对于他们来说我是北沟人,是洛宁人;对于洛宁人来说,我是汝阳人。唉,融不进的洛宁,回不去的汝阳,我彻底成了外乡人。 当年那条一会儿就能走到家的路,后来成了漫长的路,现在成了永远走不完的路,成了一条永远找不到归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