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82——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三字经讲解82——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2016-05-16    62'50''

主播: ww_echo

205 10

介绍:
【正音识字读经典】微信公益课程——泰勒吴军华老师主讲。 泰勒吴老师讲《三字经》第82讲摘要: 1 非常感谢上周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梁承穗老师分享《三字经》教学。梁承穗作为体制内的老师出来做义工,很不简单。梁老师很爱学习,接触国学公益课程后,她更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学习吟诵,国学知识。群里也有很多像梁老师一样心地善良,爱孩子,爱学习。正音平台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平台,花三年时间学习经典。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出来分享。 2 上上周五,我们正音了大学那部分“知某数,识某文” “识某文” 《大学》部分我们介绍《中庸》《孟子》《论语》。我们已经介绍完四书了。 3 接下来我们学习“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修”属于阴平声,当我们发音时,有逐渐修建的感觉,越来越美的感觉。接下来我们看看“修”的字形。“修”的楷体属于上下结构,不是左中右结构或左右结构。把“修”的三撇拿掉,它是个完整的字。它是“iu”.那三撇读作“san” . “san有装饰的意思。“iu”读起来声音很优遥。“xiu”的声音由“iu”演变而来。“iu”本意像流水那样。“修”是有装饰的山和水流组合的字。“修”本意是修饰的意思。在说文解字中,修,饰也。我们现很多词都用修的本意。不修边幅,修辞,形容。在此基础上引申为在学问,品行上要不断学习,培养。我们在平台上学习,就是不断地共修。修身就是不断地学习锻炼,不断地培养自己。修的本意包括坚持的意思。像水流一样坚持不断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修吾之德,束发修学。 4 “齐”阳平声,整齐不乱的意思。甲骨文能体现齐的意思,字形上长得像麦穗,长得平整的样子。三个麦穗很平整地长在一起。现在已经到了收成的季节,我们不妨走出郊外,看看成熟的稻穗,联系下我们“齐”的甲骨文,或许就要感觉。原来我们古人是这样子造字的。我们读“齐”会很开心,稻穗成熟了。整齐是中国人的审美观,我们一对一教学,私塾是各自读书,有问题就请教老师。古人也有整齐教学的时候。因为现代的我们只有整齐的教学,只会齐步走,有缺失。中国人讲究阴阳思维,所以我们这段时间讲一对一教学。齐的教学也不一样。古代是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群做到整齐。整齐的环节要求整齐,吟歌诗要整齐。齐引申义为齐全的意思。我们特别介绍一个齐全人。家里的长辈和丈夫都齐了的妇女称为齐全人。 齐全人在婚礼的仪式上很重要,各地方叫法不一样。他们在结婚的那天,帮新娘铺床,举行一定的仪式。这是很吉祥的象征,学习的榜样。我们未来的媳妇要像齐全人到了家族后照顾好全家,让家人齐齐全全,寓意好。齐还引申为平等的意思。齐家用的就是这个引申义。5.治: 字形左水右chi,读作治chi或者zhi。治zhi表整治管理统治,本文是指社会安定太平。读chi是治水一条水的名字。6. 大: 发音嘴巴张大坚决有力。单独成字读da,与其它字组合读dai例如大夫。字形甲骨小篆楷体变化不大,都是正面的一个大人形象,头顶天脚踏地,手脚张开,表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7. 平: 阳平有公平均平的感觉。金文小篆字形是于和八,表气流受阻后越过又分散最终自然平和舒畅。《说》舒也。《皇帝内经》神气乃平。引申为正平安太平和平。  总结:《大学》体现儒士的理想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家国天下概念与今天有所不同。天下是指天的下面,慈禧见使者时认为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是一个整体,所以让使者象国人一样下跪; 国指诸候国,古字国里是”或”不封口,表示诸候国间有疆域但诸候国间和人民之间可以流动。家字是房子里有”豕”即财富,人多枝繁叶茂为家,比国小。士大夫与家,君主与君,天子与天下彼此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