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而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字解】
兼是并。
【章解】
大国就譬如水的下流,为百川所归向的,是天下交会地方。就譬如为天下的牝,牝常以静胜过牡的动,是以静为下人之道。
是以大国能以谦卑自处,居于小国之下,就能得了小国的心;小国要是以谦卑自处,居于大国之下,就能得了大国的心。所以或自处卑下以取人的归服,或自处卑下以取人的优待。
大国不过是愿欲兼着畜养人,小国不过是愿欲事奉人。这样,大国小国各得他所愿欲的。所以大国宜量自处卑下,大国自处卑下,小国就不必说了。
【演说】
这一章,是论列国相处,外交的政策。以德服人,而不用武力服人,以柔胜人,而不以强胜人。这大国为小国所归向,尤该首先提倡。
以卑下自处,优容这些小国,才能保持世界的和平。因为大国往往恃强权欺凌人,恃武力吞并人。不知这样办法,小国不但不敢归服,必然怕国亡种灭。连合起许多小国来,舍死力敌抗大国。
大国有所仗恃,必然骄傲,骄傲则其气必浮而散。其气浮而散,末后必然败了。小国有所恐惧,必穷则返本,能以忍辱下人。且众小国同病相怜,生爱护的心,必一心一德,其气悲壮。其气悲壮,末后必然胜了。
但胜了以后,又要走大国的旧辙,其虐待他更为酷烈。败了的既受人虐待,又必然发奋为雄,求着报复,于是战杀相寻,没有和平的那一天。所以必须以不争为争,以让人为强,谦下自处,才能息了这战祸。
试看水的下流,处于卑下,与人无争,一切的水皆来朝会。岂不是谦虚了,就为众所归向吗?今世界战杀已达极点了,何不用用这妙方呢?
如果有道德有见识眼捷手快的国,先试试这妙法,大国三年、次国七年、小国十年,必大有功效。如果毫无效力,不但这道德经可以焚其版火其书,就是小子也愿甘受欺人误国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