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马蹄-02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 ,山无蹊xī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zhǔ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zhǎng 。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 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 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bié躠xiè为仁,踶zhì 跂qǐ为义, 而/天下始疑矣。澶dàn漫为乐lè,摘僻pì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 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guī 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 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参考译文: 我认为会治理天下的不是这样。人民有真常的本性,纺织而衣,耕耘而食,这是共同的本能;浑然一体而不偏私,名为自然放任。所以盛德的世代,人民行为迟重,朴拙无心。在那时候,山中没有路径通道,水上没有船只桥梁;万物众生,比邻而居;禽兽众多,草木滋长。因而禽兽可以牵引着游玩,鸟鹊的窠巢可以攀援上去窥望。盛德的世代,和鸟兽同居,和万物并聚,何从区分君子小人呢!大家都不用智巧,本性就不致离失;大家都不贪欲,所以都纯真朴实;纯真朴实便能保持人民的本性了。等到圣人出现,急急于求仁,汲汲于为义,天下才开始迷惑;纵逸求乐,烦琐为礼,天下才开始分离了。所以完整的树木不被雕刻,怎会有酒器!洁白的玉不毁坏,怎会有珪璋!“道德”不被废弛,哪会有仁义!真性不被离弃,哪会要礼乐!五色不被散乱,怎会有文采!五声不被错乱,怎会合六律!残破原木来做器具,这是工匠的罪过;毁坏道德来求仁义,这是圣人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