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四十三章
【经文】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译文】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有”可以进入“无间隙可入”之物。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超越言语的教导,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做到。
《老子》第四十五章
【经文】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窘。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译文】完美的器具好像有所破损,但它的运用没有弊端。充实的器具好像空虚,但它的功用不会穷尽。最正直的东西好像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像笨拙,大的盈余好像亏损。运动可以避免寒冷,心静自然凉爽。清净可以成就天下的正大。
《老子》第四十六章
【经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译文】天下和平的时候,马都用来运输粪车。天下离乱的时候,怀孕的母马也要用来作战。罪孽没有比可以欲望更大的。祸患没有超过不知停止的。过失没有比欲而必得更悲惨。所以知道停止的这种满足,是永远的满足。
《老子》第四十七章
【经文】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译文】不用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不需向外探察,就可以知道天道的运行。越是向外探求,知道的就越有限。所以圣人不必行动就可以知道,不必亲自探察就能了解天道的运行,无所作为就可以成就。
《老子》第四十八章
【经文】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译文】学习知识的人每天都有所增进,领悟了道的人每天都有所减少。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所作为的境地;无所作为但什么都能成功。圣人想要治理好天下,一定要灭绝任何战争和扰攘。如果政举繁苛,经常打仗,是不能治理好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