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周】《书香雅韵》—林静

【第二十一周】《书香雅韵》—林静

2023-03-28    12'28''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347 3

介绍:
编辑员:郭素芸 后期员:邱佩妮 BGM:《Finding It There》——Goldmund 末尾曲:《野心》——薛之谦 一个人只有在困苦中战胜别人也战胜自己,才会真正成长为钢铁战士。大家好,欢迎收听心韵广播,我是播音员林静,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书香雅韵》。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作者生平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革命者,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历史抒情英雄故事”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 笔,不,说笔也不准确,因为后来他连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小说的结尾说,保尔在近乎绝望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州委的电报:“小说备受赞 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而现实生活中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却没有那么幸运,而是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小说寄给出版社之后,开头吃了个闭门羹--退稿。后来经过朋友 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而在这三年间,评论界却对它不置一词,似乎根本没有发现这部作品的问世。真是难堪的沉默。在后期,人们终于发现了这部小说的价值,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二、作品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历史时期。保尔积极投身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中创造出奇迹。 保尔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保尔从未屈膝投降过。他总是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最沉重的打击。 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时故事情节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程度。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保尔也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三、书评 人应当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保尔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坚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头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白,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1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坚强的努力,他最终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在书中我最终明白了,这是那最宏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坚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以上就是今天《书香雅韵》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林静。